馆内珍贵的史料,见证着彭真参与法制建设的整个过程,成为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的重要窗口。该纪念馆共有三层,设有《彭真生平业绩陈列》《高君宇生平业绩陈列》《贺昌生平业绩陈列》等多个展馆。展览借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文献、照片等藏品,辅以雕塑、场景复原等手段,生动再现了他们的光辉事迹,展现了太原支部成立的历史背景和领导山西工人、学生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
如今,山西正以创新举措,让红色历史资源焕发新的法治生命力。2021年,山西公布首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191处,并以此为基础,依托革命遗址建设了一批红色法治文化阵地。除了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外,还启动了“人民检察红色教育山西展馆”建设工作,与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共建红色法治文化基地。晋中市打造“红色印记”法治教育基地,通过展示山西抗日根据地司法档案文献等,宣传红色法治文化;吕梁市则深入挖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全力推进建设红色法治文化阵地。
红色精神历久弥新,法治建设薪火相传。从彭真同志“一辈子追求真理”的誓言,到新时代法治山西的生动实践,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山西依法治省的血脉。山西以红色法治文化为引领,将革命传统转化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正沿着红色精神指引的方向,稳步迈向法治建设的新征程。
法治理念创新传播,激活依法治省“一池春水”
立足新时代全媒体传播浪潮,山西充分发挥融媒体矩阵优势,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普法网络。
全国首档多元沉浸式融媒体专栏《调解“晋”行时》,以“媒体+调解”的互动模式,让群众在真实案例调解中直观学法。《法官说民法典》《滔滔说法》等全媒体节目,用生活化语言解读法律难题,实现“屏幕有法、指尖学法”。“山西普法”抖音平台持续推出鲜活短视频,连续三年举办的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近600部参赛作品覆盖六大主题,以可视化、趣味化内容打破普法时空限制,使互联网成为普法“最大增量”,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
山西省网信办发布网络安全普法短视频。
智慧网络成为山西基层普法的重要助力,激活了基层普法的神经末梢。晋中市搭建六级普法微信群,实现法治信息“一键直达”基层,配套发放《“法律明白人”应知应会手册》,提升了基层普法骨干的服务效能。平遥古城文化保护法庭接通法院专网与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诉讼服务、审判业务无缝衔接,科技成为提升司法普法质效的“加速器”,推动法治信息高效传递。
此外,山西注重群众参与式创新,让普法从“单向传播”走向“全民共创”。太原市以“123工作思路”为指引,发动群众文艺骨干组建245支法治文艺演出队,6900余名群众化身“普法宣传员”,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演绎身边法治故事,实现了“专业普法”与“群众参与”的双向互动。该模式获司法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在互联网平台大放异彩,放大了科技普惠价值。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与“八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莅临山西,对山西发展寄予深切厚望,提出“希望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续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重要嘱托。
如今,山西正着力激活历史馈赠的法治文化资源,让法治文化的“根”与“魂”生生不息。通过“以史鉴今、以网拓面”的创新路径,推动历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全面依法治省注入持久动力,让古老的三晋大地在法治护航下焕发新时代生机。
03-21 来源:未知
03-21 来源:未知
03-25 来源:未知
03-30 来源:未知
11-23 来源:未知
12-23 来源:未知
01-09 来源:未知
02-05 来源:网络整理
10-19 来源:未知
10-28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