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不少于100家瓦罐汤品牌店

昨日,记者从南昌市政府部门获悉,南昌出台了《南昌市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到,力争打造不少于100家南昌瓦罐汤品牌店;推动南昌瓦罐汤在驻外办、高铁、火车站、机场设店扩点,走出南昌、面向全国、冲向世界,形成“天下英雄城、南昌瓦罐汤”品牌。

行动目标

2021年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破2800亿元

《方案》提出,全面推动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力争实现“一年大改观、两年大提升、三年大跨越”。到2021年,力争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800亿元,电子商务相关交易额突破5500亿元,网络零售突破700亿元,餐饮业营业额突破300亿元,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单位)突破2800家。

“转型”工程

积极培育“绿色旅游酒店”、“智慧餐厅”

促进商贸企业转型。引导鼓励实体商贸企业顺应消费趋势潮流,打造“一站式”、“全天候”综合体,丰富餐饮、影院、娱乐等体验式业态,积极向“商品+服务”转变升级,力争到2021年创建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示范企业8家;推动传统餐饮住宿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绿色饭店”、“绿色旅游酒店”、“智慧餐厅”、“旅游民宿”等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实体零售企业与跨境电商进口企业开展采购供应链合作,设立跨境电商线下体验销售店。

推动商圈功能提升。落实南昌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一核两副”商圈布局。以新建改扩建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为抓手,推动商圈购物、休闲、旅游等设施智能化、网络化,增加互联网、大数据、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应用,构建智能化、信息化商圈消费环境。力争通过三年努力,进一步提升红谷滩中央商务区和八一广场市级商业中心能级,使城市商圈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集聚辐射资源的重要载体和带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

力争三年建设300个社区便利店

优化社区商业服务。强化城市社区商业网点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确保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10%;引进7-11、罗森等3-5个知名便利店品牌,支持乐豆家、旺中旺等本土便利店发展,力争三年建设300个社区便利店;推动建设集生活缴费、家电维修、代 办邮快件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完善社区“一站式”服务功能;实施乡村商贸振兴工程,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具备改造条件的县乡农贸市场提升改造任务。

“添色”工程

重点打造3个特色商贸小镇

培育打造特色街镇。结合城市功能与品质改造提升,在现有城市商圈、商业街基础上,培育建设3条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打造培育2条省级和1条国家级特色街区(商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各种业态、适应各年龄群需求的大型综合业态集群,形成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城市商圈,构建展示城市商贸繁荣的主窗口。到2021年,全市重点打造工贸型、农贸型、电商型和商旅文型特色商贸小镇3个。

打造3个以上市级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

促进商贸应季消费。围绕消费特点热点和重要节假日,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主,组织开展“福满洪城”及展览节、销售节、美食节等各类主题、各个领域的促消费活动,“无节造节、有节造市”,营造浓厚的促消费氛围,形成全市“车水马龙”、“人气高涨”的商贸应季消费态势。各县(区)、开发区(新区)每季度举办不少于一次商贸消费促进活动。

繁荣商贸夜间消费。推动特色美食、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文化演艺等夜间消费业态发展;引导餐饮店、便利店、影剧院等延长营业时间,鼓励发展24小时不打烊餐饮店、便利店;推出富有特色的夜间消费活动项目,打造“品南昌美食、逛洪城商圈、赏豫章文化”的夜间消费街区(商圈)。到2021年,全市打造3个以上市级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各县(区)、开发区(新区)打造1个以上县(区)级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

提升商贸服务品质。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创新转型和提质扩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创新服务体验融合、线上线下互动、购物体验结合等消费服务;拓展商贸服务维度,精细服务环节,延伸服务链条,增加服务有效供给,健全行业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引导个性化定制消费,加快“她经济”、“童经济”、“银发经济”发展,促进体验式消费;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入高品质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消费品质。

“培优”工程

形成“天下英雄城、南昌瓦罐汤”品牌

发扬光大传统品牌。聚焦老字号发展。积极组织老字号企业赴全国各地参会参展,加大老字号品牌宣传推广;修订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振兴激活老字号,力争到2021年全市新增中华老字号6家、江西老字号10家;深度塑造“南昌瓦罐汤”品牌。力争打造不少于100家南昌瓦罐汤品牌店;推动南昌瓦罐汤在驻外办、高铁、火车站、机场设店扩点,走出南昌、面向全国、冲向世界,形成“天下英雄城、南昌瓦罐汤”品牌。

在重要商业街区等地设立“南昌造”精品馆

孵化本土原创品牌。扶持绿滋肴、林恩、煌上煌、汪氏蜜蜂等本土原创商贸品牌及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品牌名牌化战略,支持南昌原创品牌产品进商超,鼓励在全市重要商业街区、旅游景区和大型商超设立“南昌造”精品馆;鼓励本土商贸企业发展直营连锁,推广本土品牌使用,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

引进知名高端品牌。加大商贸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奥特莱斯、山姆会员店、苏宁等国际国内知名零售企业(已引进的力争促其扩大门店数量);积极引进路易威登、古琦、普拉达等国际高端品牌落户,吸引国际一线品牌在南昌设立品牌首店、形象店,力争到2021年全市高端品牌达到20个,新引进3-5个知名连锁酒店品牌。

“搭台”工程

创建10个跨境电商示范园区

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引导邮乐购、供销电商、赣农宝等涉农电商平台与南昌农产品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县(区)开展合作,打造销量大、质量优、口碑好的农产品网络零售平台;整合社区电商、社区网点和配送平台,提供线下体验、线上下单、便捷支付、网订店取、配送到家等服务;支持设置社区智能快件箱等末端服务设施,大力引进“盒马鲜生”、“苏鲜生”、“京东之家”等知名O2O电商品牌;支持在南昌综保区建立进口商品展示直销中心,开展“网购保税+线下直提”业务;打造跨境电商进口园区,引进跨境电商进口平台及供应链企业。到2021年,引进培育10家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创建10个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初步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跨境电商进口供应链中心、跨境电商创业创新中心。

争取每年不少于5个全国大型品牌展在昌举办

做强会展经济平台。全力办好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2个国家级重大经贸活动,大力引进优质品牌展会,争取每年不少于5个全国大型品牌展在南昌举办,提升会展消费;立足南昌产业优势,重点打造VR、电子通信、新能源汽车、安义铝型材等多个特色产业会展;开展全领域全行业展销、展会活动,引导办好汽车展、艺术展、家博会等日常会展活动,形成“季季有博览、月月有展销”的良好格局。

“融合”工程

积极打造汉代文化旅游商贸带

推动商文旅娱融合。以滕王阁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中心,打造南昌唐代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将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打造成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江右文化慢生活休闲购物区;推进绳金塔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居住等功能,融合地方传统商业特色精粹的综合性街区;在八大山人梅湖象湖景区打造中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文化旅游商圈;借助海昏侯重大历史文化挖掘的契机,积极打造汉代文化旅游商贸带。

引导洪城大市场打造电商交易平台

深化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进社区,丰富“1+5+X”社区邻里中心功能。支持社区电商提升服务品质,为社区邻里中心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探索服务、信息、营销和物流“四网合一”,促进电商、零售、物业、快递等社区服务功能跨界融合;鼓励引导洪城大市场、深圳(南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传统市场打造集展示、支付、交易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电商交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