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有点忙,没想到看手机的时候,5、6条朋友发来短信。
我立刻搜了一下,他还真去了。
现场的导播还不停给他特写镜头:
首先,说明下,大叔并不是程前的“公关朋友”(因为我不认识他)。
第二,昨天的建议,也不是来自大叔,而是来自大叔社群的群友,至少两位群友提到了这个策略,大叔做了一点演绎,被我引用到了昨天的点评文章中。
截屏如下:
第三,至于程前到底是看了我的文章,接受了我的建议,还是他找了其他“公关朋友”,也收到了类似的建议,我就不知道了。
但结果总是好的。
并且吧,还穿了一件红色衣服,这示好的很明显。程前竟然学会用颜色来传递信息,这点倒是大叔和群友都没有给的意见。
但可惜的是,程前只听了大叔一半的意见,大叔昨天的建议是:千万别说话,就拿个本子记录。
但他还是讲了,因为周鸿祎主动Q了他(这个大叔预计到了)。
程前来了一句:确实觉得自己差太远了,今天来对地方了。(这句话还不错)
周鸿祎打断他:你还是问问题了。否则成你单人solo表白了。
程前:我的问题,全在桌面上了,给我留了充足的面子。我的策略就是:打不过就加入吧。
二人的完整对话视频,如下:
周鸿祎的发言,透露了几个细节:
细节1:你非要来,我同意,因为你才有今天的演讲。
这个细节说明,程前还真的主动找了周鸿祎,应该也是表达了强烈的歉意,老周才同意了。
细节2:你道歉是因为要平息舆论,我知道,最重要的你有无真正复盘!
老周还是看穿了程前“目的”,但他为啥同意呢?继续往下看。
细节3:我也不敢教育你,现在教育多了,说我有爹味,董明珠试图教育年轻人也被pk。
老周是不是昨天看了大叔的文章呢……这不是大叔的原文嘛
你可能会问,程前今天这个表现,好吗?
只能说一般吧。
大叔觉得,“打不过就加入”,这话理不糙,本来今天就去示弱的,提“打”太强势,已经不少网友在吐槽了。
那么,程前这个“翻车”,算是“化危为机”了吗?
大叔觉得,肯定没有,这只是第一步,但这一步迈的很及时,如果错过了今天这个节点,估计后面老周也很难给他机会了。
程前今天示弱了,一方面给了老周一个体现自己大度的机会,另一方面呢,老周也有流量(累计近80万人看了直播)和话题度。
老周多聪明的人啊,不然镜头不会一直给程前,老周最后也不会主动Q程前站起来交流。
程前下一步怎么做呢?
大叔的建议是,程前应该乘热打铁,给老周免费做一次访谈,继续帮助老周提升自己的好感度,顺便呢,自己的100万采访老板一次的“业务”呢,就有可能顺势“回归”。
毕竟,现在也只有老周最合适做程前翻车之后的第一期视频。
老周是否同意呢,就要看程前的“诚意”了。
当然,诚意还不够,程前还要向老周展示,老周接受他的采访,有啥好处呢?
比如拥抱年轻人,跟着年轻人学玩流量,推广360的业务,等等……
毕竟,二人继续炒IP,现在还有点流量和话题,不然真等到明年的风马牛年终秀,黄花菜都凉啦。
所以,大叔纠正下,这事的最大赢家,应该是周鸿祎,而不是冯仑。
复盘到此,大叔简单做个总结。通过这件事,企业品牌公关能有什么有关危机公关“作业”可以抄呢?大叔提3点。
1、示弱最重要。
现在就是反精英、反权威的时代,程前的人设就是年轻的精英,而周鸿祎的老板人设本来是权威,但人家示弱了,程前成了“靶子”。因此,怎么破局呢?你示弱才能破局。
昨天,程前的道歉,最大的问题就是,最应该向周鸿祎道的歉,他竟然不第一句话就提,扭扭捏捏,还在那犟。
今天,穿着红衣去现场听课,这就是示弱。被周鸿祎调侃的时候,也不急着抢话筒了,这就是示弱。
2、时机和行动是关键。
上文提到了,程前第一次道歉,不被大众接受,为啥呢?一方面,你道歉的文案有问题,另一方面,你没行动。
大叔反复讲,道歉(声明)不是用嘴道歉的,只会用嘴承诺,不够,真正的道歉是用行动来弥补你的错。
因此,穿着红衣去现场听课,这才是道歉。
至于时机也很关键,老周的公开课,给了一个这样的绝佳时机。
3、完成闭环,释放多巴胺。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危机公关的案例,表面功夫居多,道歉完了,和没事人一样,该干嘛干嘛了。这就是没有完成闭环,什么是闭环呢?
给出超出用户预期的行动,大叔称之为“多巴胺式公关”,如果说程前今天去现场,其实在预料之内,那就没有释放多巴胺,大家今天就当一个热闹看看而已。
怎么给出超预期呢?
这点需要“程前朋友圈”自己去想了,因为你的“客户”都在看一件事:你的IP还值100万一次采访吗?
最后,大叔提醒3点:
1、程前千万别硬找人洗地,因为越洗越黑,适得其反了
2、没想清楚策略之前,程前千万别再犯浑事,舆情最怕就是集中接连爆发,那就彻底凉凉了。
3、你看看,创业者找一位“公关朋友”,是不是挺重要的。
最后的最后,你觉得程前这个危机算是度过去了吗?他还应该怎么做?欢迎你在留言区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