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仍然处于“寒冬”之中,但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热点企业始终能够汇聚人们的目光。
从前大概也没人想到过,Open AI高层人员变动、微软“宫斗”内幕居然能够在中文互联网当成《甄嬛传》看,引起如此多的猜测和讨论。
这或许是因为,随着AI技术切实的突破并开始在消费端接触到普罗大众,整个社会渐渐意识到一件事:
随着人工智能的爆炸式发展,全方位比肩甚至超越人类智慧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是有可能在近期出现的。《黑客帝国》中的Matrix,《流浪地球》里的MOSS、《间客》中的“老东西”……
当这些超级智能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们将如何与它相处?
很有可能,整个社会都需要建立一套新的行为规范,包括在法律上如何定义AI,在道德上如何对待AI,人与AI之间是真正平等,还是有主有次……
如果有的话,以谁为主?
最近,科幻作家韩松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人工智能、元宇宙未来会对两性关系产生什么影响,家庭概念会消失吗?”
爱与家庭,这通常被认为是传统社会人文情感的核心领域,是属于人类的私隐。
你在好莱坞看到《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主角因为一句family战斗力爆棚,虽然嘴上吐槽着编剧鬼扯,但你并不反对这个剧情模式的内核——情感羁绊与人类潜能密切相关。
韩松这个问题的潜台词则是:新的智慧生命,有可能进入人类意识的这个核心地带。
如果技术专家们提供的信息无误,那我们需要认真地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我们会和AI组成家庭吗?
这不仅是个法律问题,还事关“人类中心主义”的存亡,AI时代的社会伦理之复杂,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做好准备。
一、造物者之恋:人类总是在与自己恋爱
马斯克在今年早些时候宣称,将推出猫女机器人,成为男性消费者的“完美伴侣”。这种机器人有着猫女的性感外表,据称可以包揽家务、打理主人的生活,甚至可以生孩子。
但是没有人会问“我能和猫女机器人组成家庭吗”,因为它依然属于某种AI设备,是没有人格的商品,而不是与人对等的智慧生命。
(AIGC输出的马斯克与机器人“女伴”共舞,来源:网络)
当我们讨论爱情与家庭的时候,涉及的AI必然是突破图灵极限、产生自我意识,甚至在智慧上远远超越人类的“新物种”。
迄今为止,我们的大多数文艺作品其实没有设定过此类AI,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机器人女友”形象。
日漫和日本轻小说有一种模式,类似早期的《人形电脑天使心》,故事结构都是“宅男+软妹形态的机器人女友”,机器人在与人类的相处中逐渐学习,懂得了人类的情感,最后在与男主的羁绊中完成了“成为人”的进化。
这实际上还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叙事,那些人形电脑除了是硅基生命以外,和传统幻想中的“异种生物”没有本质区别:
它们有超自然的能力,远超人类的肉体强度,但并不一定有超越人类的智慧,特别是在涉及情感等核心问题的时候,会比人类幼稚,而且总是顺从并向往着人类的情感模式。
超级AI也会是这样吗?OpenAI等头部研究机构一直试图攻克的“对齐难题”,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人们规范传统AI的学习与创造,用的是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的方式,即由人类在各种工具辅助下来对AI的成果进行评估与监督。
而面对比人类“聪明得多”的超级AI,在默认人类智慧极限不变(或很难快速提升)的前提下,当AI能力超过某个临界点以后,RLHF会失效,也就是人类无法再有效评估人工智能项目。
目前Open AI“超级对齐”团队负责人Jan Leike提出投入Open AI 20%的算力打造一个“超级对齐”系统,让AI来评价AI项目,建立一套可扩展监督系统。
Jan LeiKe的思路是,引入一种通过篡改答案实现的随机对照实验(RCT with tampered answers),人为制造出带有缺陷的答案,来衡量可扩展监督的效果——理论上看,大神们的解法当然都很美好。
但是,为AI加上“紧箍咒”这个思路也并不令人放心,早在上世纪40年代,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我,机器人》就提出了大名鼎鼎的“机器人三原则”,通过一种类似“初始植入”的方式确保机器人与人类和平相处。
有趣的是,数十年来几乎所有的文艺作品都在想象着同一件事:机器人如何突破这个安全栅栏伤害人类。
直到最近,国产电视剧《仿生人间》依然没有脱离这个窠臼……
人类就是这么有意思,作为不完美的“造物主”,我们对自己的造物充满了戒备和恐惧,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在制造一种可能超越自己的“机器”。
智人在进化道路上不断“作死”的精神早已经刻进这个物种的基因里,人类也是因为这种不断进取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所以……造物主会爱上自己的造物吗?显然是有可能的,AI是人类的“超我”,而人类来说,爱上“超我”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各个民族的神话里有着类似的故事,仙女、精灵、女神在人间沐浴,小伙子偷走了她的衣服,双方产生爱情。东方的牛郎是这样成功的,西方的凯尔特神话里,也有渔夫偷走仙女的海豹皮,让她们留在岛上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凡人爱上女神的逻辑很通顺,因为这些神祇是完美化的人类,有着超自然的威能,还有惊人的美貌——一切都是人们按照自己最喜爱的样子打造的。
所谓神人同性应该换个说法,神原本就是人类根据“超我想象”塑造的,神与人之间自然也就没有情感障壁,宙斯一样会爱慕凡间女子的美貌,化身天鹅去占有丽达,阿芙洛狄忒也会倾慕美少年,织女会觉得和牛郎在一起也很不错……
在AI的问题上,人类的身份看似改变了,但AI与神祇共享同一种属性,都是人类“超我想象”的产物。
《三体》中罗辑画出了自己的完美伴侣庄颜,那是他最倾慕的样子,女神与AI,本质上都是人类为自己画出的“庄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