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慧交通出行方式是什么样?怎样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公路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进而实现交通运输的全路网感知、全天候通行,甚至是自动驾驶?
2018年底,北京首发集团携手华为、车企等多方,在京礼高速延崇至北京段,按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进行了高速公路实际场景下的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演示,迈出了智慧高速落地的关键一步。2019年,再次选择延崇高速桥隧比高的道路,在更加复杂的道路条件下,利用C-V2X车路协同技术、高精度隧道定位技术和高精度地图,进行大、小车多类车型的L4级自动驾驶、车队编队全场景测试。在延崇高速进行的持续创新实践为智慧公路的转型升级、未来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技术标准编制、工程技术验证、商业创新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
5G加速港口码头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具备高带宽、低延时、海量联接等特点的5G技术融入港口码头作业之中,将会打造一个全新的智慧港口。
今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携手华为等多方,在厦门港远海码头130万平方米作业区实现5G全域覆盖,利用华为5G端到端解决方案,打造了港区“5G空中光纤”, 结合5G、AI、智能驾驶等技术,实现了港口货运业务的“岸边装卸—平面运输—场内堆叠”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场景效果——5G大带宽、低延时特性实现了龙门吊信息快速回传控制和高清视频采集;“防疲劳系统”利用5G低延时特性,对司机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报警,提高安全性;“5G+AI”则实现了“无人理货”,可减少高空作业的危险,同时实现远程遥控港口吊机,一人可兼顾两台吊机操作,安全高效。
脚踏实地,专注于行,共筑交通强国梦
源于在交通行业的持续深耕和实践积累,我们认为,交通“新基建”应构建“数字化感知” “泛在联接” “数字平台” “智慧应用”的体系,强化数字技术的持续深度应用,加速实现交通运载工具、装备、路网、枢纽、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对人、车、路、环境、信息等交通要素能够全面感知和泛在联接。同时,应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变,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借助融合多种新技术打造的数字平台,打破信息孤岛,云、边、端协同,实现数据的融合共享,进而构建“智慧应用”,以加速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实现交通安全、效率、体验的全面升级。
与此同时,为了促使智慧交通的健康发展和数字化“新基建”建设的有序进行,亟须从行业层面的整体设计出发,促进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创新发展,并辅以示范项目和资金牵引,统筹发展战略,明确建设目标,确定重点任务,谋划实施路径,创新体制机制,制定保障措施,有序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交通“新基建”时代,华为将不断深入到行业的生产决策系统中去,理解关键业务场景需求,站在交通业务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更多核心业务场景与数字技术应用的契合点,以解决核心业务难题、创造业务价值为导向,脚踏实地,专注于行,携手广大生态伙伴,使交通行业加速冲出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让交通出行更加便捷、交通运行更加顺畅,助力我国从“交通大国”加速迈向“交通强国”。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7 来源:未知
04-19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02-28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