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大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稳步走向“双胜利”,彰显“中国之治”生动实践和显著优势。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中央网信办与求是杂志社共同组织“中国稳健前行”网上理论传播专栏,邀请思想理论界专家学者撰写系列理论文章,在求是网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内容摘要: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之所以能够率先行动,率先控制,率先恢复,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的科技力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本次抗击疫情效果看,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规划先行、新型举国科技体制等科技制度,均发挥了独特优势和治理效能,充分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之所以能够迅速有效遏制病毒传播,有效降低病死率,完整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及其强大治理效能功不可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5月8日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的,“我们统筹运用综合国力,开展了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我们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不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及时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了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多条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科学技术巨大威力的释放,是中国科技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的一次集中体现,归根结底是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结果。
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到“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无不是党的全面领导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高度,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中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的重要论断,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形成了从理论到战略再到行动的完整体系,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这次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科技对战胜疫情的支撑作用,对加快科研攻关作出一系列部署。在地位作用上,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从而把“科学防治”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在任务要求上,要求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在科研组织上,重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可以搞揭榜挂帅,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要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多学科力量,合力攻关;在治疗手段上,要求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临床救治有效性;在时间进度上,要求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急事急办,力争早日取得突破,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曾指出:“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正是因为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把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科技改革发展的全过程,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机遇,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我国的科技事业才能够劈波斩浪、不断前行,才得以在这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来临时应对有力而高效。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7 来源:未知
04-19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02-28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