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研究院无人机团队在对网联无人机进行测试飞行前准备。徐骏摄/光明图片
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市民在进入的同时即可完成无感测温。资料图片
3月11日,湖南省长沙市一家机器人公司的技术人员在组装防疫机器人。新华社发
【解码“新动力人群”】
科技兴邦,人才强国。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行各业的人才都在竭尽全力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人工智能(AI)人才更是大展身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卓越作用。
无论是对重点地区客流体温高效筛查,还是使用机器人配送物品,或是使用图像算法技术代替人工进行医学诊断,都是AI人才团队智慧的结晶。他们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大胆创新、积极作为,为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双胜利提供了高效、科学的强大支撑。
1.“无人,但有爱”
“发热一天,有点咳嗽,心里一直慌慌的。测试结果让我踏实了下来。”
“很准。因为我已经确诊了新冠肺炎。相信科学!”
“好用,好用。加油,你们是拯救地球的奥特曼!”
……
连日来,数百万名网友使用了搜狗推出的新冠肺炎AI自测机器人,对自己是否患病进行了测试。
“冬季,感冒和呼吸道炎症其实是常见病。但疫情当前,大多数人会陷入不就医怕延误治疗、就医怕交叉感染的两难处境。”搜狗AI医疗中心总经理任斌介绍,为缓解疫情期间人们对身体不适的不安,搜狗AI团队快速开发上线了新冠肺炎AI自测机器人和在线问诊服务。遵照国家卫健委和世卫组织公布的相关诊疗方案与指导信息,结合搜狗搜索聚合的好大夫、丁香医生、阿里健康等近20家在线问诊平台的专业数据,24小时不间断地为全国各地的网友提供方便快捷的自测和问诊服务,不仅避免了人群聚集风险,也大大缓解了公共医疗系统压力。
“我们对网友最常说的是——新冠肺炎是传染病,没有接触史,是不会感染上病毒的。”任斌说,战胜疫情恐慌的最好方法就是正确面对疫情,在AI技术助力之下,快速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可以引导大家把注意力放在抗击疫情上,让生产生活尽快恢复正轨。
疫情之下,AI技术的应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给电梯安装了科大讯飞智能电梯语音解决方案,人们在乘坐电梯时说出想去的楼层即可,避免了按键困扰;京东在武汉利用无人配送车运送医疗物资,减少了人工投入;百度联合果壳上线“拒绝野味”搜索页特效彩蛋,并创建“拒绝野味”百科词条,来了一次全民大科普;上海擎朗智能公司在杭州、上海等地,用送餐机器人为隔离人员提供免接触生活服务。
AI人才的发力,在疫情期间为人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便利,让大家不用费力、不用花钱、不用求人,甚至是足不出户便享受到各种贴心的服务。“无人,但有爱。”搜狗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小川说,“让大多数人安心‘在家躺着为祖国做贡献’的背后,是AI人才的贡献和坚守。”
2.AI“神助攻”
自2月4日起,北京地铁10号线牡丹园站、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部分三甲医院的入口,出现了红外测温设备,安检人员无须接触就可以对乘客进行体温筛检。
这些测温设备的研发团队来自AI独角兽企业旷视科技。“人群测温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旷视科技副总裁谢忆楠说,“其实我们进入了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需要把算法和测温仪等很多原来没有用过的东西去连接,需要拉通整个研发框架,从算法研发、到工程开发、到产品、到销售,所有人都要发动起来。”
春节期间,旷视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印奇紧急组织研发团队,迅速推出“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这套系统的测温精度达到±0.3摄氏度,支持3米以内的测温距离,能实时追踪定位体温异常人员,同时还针对戴口罩遮挡问题进行了人脸检测算法模型优化,在口罩和帽子大面积遮挡人脸的情况下也能精准识别,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AI“神助攻”。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万千民众的心,通信行业也纷纷响应。在中国联通研究院,无人机团队研究发现,利用航拍无人机助力社区一线防疫指挥人员开展巡防预警,以及通过各类植保无人机为城市、乡村实现大面积消毒喷洒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通过工业级无人机实现物资运输仍是缺口。经过缜密梳理与细致的技术分析,团队最终确立了基于无人机物流运输的科学防治解决方案,并由联通研究院无人机专家王湘宁、闫硕带领无人机团队展开技术攻关。
经过连日奋战,研究院无人机团队推出的网联无人机已完成和中电科无人机管理平台的协议对接,各项指标要求符合国防科技快速反应小组的招标公告要求,已被国防科技快速反应小组列为中选无人机服务单位,进入待命执行任务状态。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02-28 来源:未知
03-16 来源:未知
03-22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