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2020年2月19日,博石教育集团主办的博石·标杆微课第19场直播。
嘉宾简介:蒋国强,历任华为海外地区市场总裁、华为子公司总经理 。
注: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及讲者审阅,授权发布。
高级笔记达人| 小酷
第 4655 篇深度好文:8574 字 | 15 分钟阅读
组织管理
本文优质度:★★★★★+口感:西红柿鸡蛋面
笔记君说:
一直以来,华为的“狼性文化”被外界诟病颇多,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华为依然不避讳企业对自身文化的崇尚。今天的分享嘉宾,从华为30年来的成长历史,讲述了华为企业文化是如何成为华为人信仰体系的基石,以及这种文化如何内化为华为生生不息的动力。
以下,尽情享用~
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华为文化的危机意识是如何炼成的”。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分享:
第一,企业文化与创业界的核心理念;
第二,华为如何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
第三,华为发展过程中如何化危为机;
第四,华为的危机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一、企业文化与创业者的核心理念
华为公司于1987年正式成立,当时任总和五个伙伴一共集资2万块人民币,开启了创业之路。经过7年的发展,华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热门的企业。
当时,到华为参观的领导都说华为的发展非常快、华为的文化非常好, 我们的员工 也 总把华为的文化挂在嘴上, 那么究竟 什么是华为文化呢?华为高速发展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1. 华为的外显文化和价值标准规范体系
文化究竟是什么呢? 抽象的解释是,文化是人或者组织在交付的过程中, 形成的价值标准或者规范体系。
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公司文化模型类似于一种洋葱模式, 外界看到的都是文化的外显部分,里面则是 价值标准和规范的体系。
如今,随着华为做大做强,世界各地都传递着华为的一些基本文化符号,如“胜者举杯相庆,败者拼死相救”、“不让雷锋吃亏,不让焦裕禄穿破袜子”、“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中爬起来的是圣人”、“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等。
这些广为流传的文化符号形象地构建了外界眼中的华为文化形象。但实际上,华为内部存在着更规范的价值标准。
从1994年年底,华为就开始思考 总结华为发展的根本原因, 到了1995年, 任正非已经不满足于只总结发展原因, 他开始思考 华为公司发展的 价值标准 和 规范体系究竟是什么?
于是,公司请人大教授彭剑锋、包政、吴春波等开始起草华为公司基本法,到1996年年底, 华为基本法第一稿就出来了,一年多后, 基本法正式定稿 。
在1998年的3月28日, 任总专门就基本法 发表了一篇非常详实的讲话,题目是《要从必然 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对华为基本法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必然王国的意思是我们对自然规律、客观规律还没有完全的认识,因此很难驾驭和控制 这些规律, 主观上还会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自由王国是已经制定了一定的规则, 我们按照这个规则去引导制约主观行为, 使之按照我们所期望的逻辑来运作,也就是说我们要掌握一套 标准和规范的体系。
《华为基本法》清晰地阐释了华为的规范体系。让我们来看一下:
华为基本法第一条: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华为基本法第二十五条:华为向顾客提供产品的终生服务承诺。
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向顾客提供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服务。顾客的利益所在,就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利益所在。 我们要以服务来定队伍建设的宗旨,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绳。
从这两条基本法的摘录来看,《华为基本法》 不仅是华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02-28 来源:未知
03-16 来源:未知
03-22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