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大质量黑洞表面的附近,条件十分恶劣。但是,在更远处,其他星体可能会陷入黑洞的引力影响而围绕它旋转,就像许多恒星围绕着在银河系中央名为人马座A*[1]的超大质量黑洞旋转一样。
图解:模拟大麦哲伦云前方有黑洞的影像图。 图源:Wikipedia
根据一则新的研究,不仅仅是恒星。可能有许多行星绕着超大质量黑洞运行,陷入了引力场,但它们都距离黑洞至少数十光年,这远远超过了黑洞的危险距离。
图解:在帕瑞纳天文台的夜空中观赏到的银河系的核心(激光为望远镜创造出一颗导引星) 图源:Wikipedia
由日本鹿儿岛大学和田庆一领导的一组天文学家利用行星形成模型首次展示了在黑洞周围可直接形成新型的行星。
和那些围绕着小恒星形成的行星不同,这些新型行星的形成没有那么多的限制。
图解:艺术家对行星绕超大质量黑洞运行的印象。图源:鹿儿岛大学
日本国家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小久荣一郎说:“我们的计算表明,成千上万个质量为地球十倍的行星可能在距离黑洞十光年左右的地方形成。”
“在黑洞周围,可能存在着规模惊人的行星系统。”
图解: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检测到用以追踪银河系螺旋臂的星团。图源:Wikipedia
就像刚形成的恒星一样,黑洞通常会被一大片密集的尘埃和气体所包围。对于恒星来说,该旋转圆盘是形成恒星的那些物质中遗留下来的。然后,行星能够在在原行星盘之外形成并继续围绕其主恒星旋转。
由于静电力,组成光盘的蓬松的灰尘聚集物开始粘在一起,接着发生碰撞,然后逐渐积聚起越来越多的颗粒,直到其足够大以至于重力可以将其聚合在一起。就是这样!几百万年之后,你将获得一个星球。
现在,当涉及到超大质量黑洞时,他们的盘中含有更多的尘埃——根据研究人员的研究,它们能达到原行星盘的十亿倍以上。正如你在原行星盘中所看到的,类似的行星形成动力学可能在黑洞盘的外围起作用。
图解:超大质量黑洞从吸积盘中吸积的概念图。 图源:Wikipedia
甚至黑洞圆盘在较远距离上可能能比原行星盘更有效地形成行星。这是因为行星“种子”(称为“星子”)不会受到一种称作径向漂移屏障的原行星盘现象的影响。
根据动力学模型,当星子积累了太多的质量以至于其轨道不再稳定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并且它会开始迅速向着一颗正在生长的恒星迁移,从而最终消亡。
在黑洞周围的圆盘中,与旋转圆盘的轨道速度相比,径向漂移速度可以忽略不计。该轨道速度的惯性将阻止行星在任何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向黑洞移动。
行星也开始在原行星盘中较冷的区域形成,那里的尘埃颗粒被冰覆盖。在活动黑洞周围的圆盘中,由于卷入其中的回旋气体的摩擦力产生的强烈热量,会产生辐射,而尘埃本身可以保护外部区域免受辐射。
而由于尘埃太稠密,会阻挡辐射,形成凉爽的行星形成安全口袋。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02-28 来源:未知
03-22 来源:未知
03-23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