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先生注意到:2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公共卫生事件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V形”影响。她同时表示,中国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些措施非常得当。
格奥尔基耶娃在华盛顿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称,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速度使得它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中国采取隔离等严苛措施在IMF看来是非常合适的。
“我们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模型是(对经济)产生V型影响,意味着经济活动可能会出现明显降低,然后出现快速有效的反弹。”格奥尔基耶娃表示。
格奥尔基耶娃称,IMF正对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但新数据尚未统计完毕,IMF将在一周到十天左右,基于经济运行情况得出更有参考性的判断。
此前当地时间1月30日,IMF发言人格里·赖斯(Gerry Rice)表示,公共卫生事件恰逢中国春节假期,这本是消费旺季,疫情的出现给出行、消费等领域造成一定影响,给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
但赖斯认为,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经济的一些不利影响只是暂时的。此外,在判断公共卫生事件将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时,瑞银等各大投行也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判断:短期冲击。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先生注意到:在此前2月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同样表示,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是暂时的。公共卫生事件缓解以后,中国经济将会迅速企稳,并且前期推迟的消费和投资会有释放,中国的经济会出现补偿性的恢复。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从经济手段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相应下调利率、对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地区的银行采取鼓励措施等是非常积极的措施,不仅支持了商业活动,也为百姓生活提供保障。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03-22 来源:未知
03-23 来源:未知
03-26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