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首发腾讯科技)
“不能出门,我可以在网上给人看病。”
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赵智刚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家隔离治疗。由于是轻症,赵智刚自我诊断开药,在家三天后退烧,精神逐渐好转。
“这个时间从一线下来,在家睡觉休息,我很愧疚。”于是,赵智刚开始通过医院官方在线问诊的小程序为发热患者看诊。在家中隔离时,他每天坚持在线问诊10个小时以上,截至2月6日,赵智刚共为743人次的患者提供在线问诊服务。
(赵医生使用小程序在线问诊)
赵智刚的故事被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他在使用的武汉中南医院线上问诊用户端,是医疗服务商海鹚科技开发的,为了让医生们尽快投入使用,小程序只花了2天就以最轻量的状态上线。111名在线接诊医生,赵医生就是其中一位。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中,医疗小程序无疑是一个线上战场。从1月20日到2月13日,不包括原有小程序功能的更新,医疗类疫情服务小程序数量新增近800个,微信医疗类小程序用户环比增长347%。
24天,800个新增小程序,为了和病毒赛跑,所有人都在超越极限。开发团队平均2-3天就赶出一个小程序,数小时就快速反馈了原本医院需要收集一周的资料,微信小程序审核人员24小时无休审核,疫情期间处理近万次医疗小程序快速审核,最快5分钟通过,最晚审核在凌晨5、6点。
800个医疗小程序的炼成,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记,无数非一线的平凡人,都在其中。
1
2天开发一个小程序
审核团队24小时响应
从1月20日开始,同为医疗服务商的卓健科技VP Shirley团队开始敏感地发现医院对线上发热问诊的需求苗头。那时候钟南山刚刚公开新冠肺炎“人传人”的途径,武汉地区的发热门诊,还忙于线下病人的接诊。医院的需求“主要是为了发热症状第一时间在线咨询,减少聚集的交叉感染,以及准备一些其它科室线上问诊的功能”。
随着疫情的发展,医疗小程序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1月23日,武汉公布“封城”,意味着国家面对疫情防控有了新的动作。距离武汉较近的一些医院开始反应过来,跟开发团队商量线上服务的需求。
同时,像海鹚、卓健和精宸这样的医疗服务商,也开始反向向医院进行反馈。Shirley 团队准备了适用单体医院及区域医院的三个线上能力方案,“我们开始去跟医院讲,有这样一件事情,大家要不要做起来。”
没想到,几天之后,发热门诊的需求急速增加。1月24日,大年三十,海鹚科技联合协和医院开通免费线上发热门诊网上协和患者端,两天时间,就接诊了近2万例患者咨询,至今已有350余名医生加
06-13 来源:未知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03-22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6-0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11-22 来源:未知
03-22 来源:未知
03-23 来源:未知
03-26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