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三星旗舰手机世界第一?小米华为第一个

工业革命起源于外国,科技革命也是在大洋彼岸达到了高峰,“科技产品”一词进入到中国社会,已经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了。尽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设计、生产科技产品的能力大大增强,但我们毕竟没有任何先发优势,具体到产品上总是落后海外品牌一头。

举个例子,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潜意识中,“洋品牌”推出的产品总是有着更高端的形象。例如多数人会觉得三星、索尼的电视代表了更高水准,LG、西门子的冰箱总是更能引来邻居羡慕的眼光。

这种“崇洋媚外”的态度也蔓延到了手机圈子里,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类似的情愫总是挥之不去。例如,在功能机时代一说到“最佳手机”那么不是诺基亚就是摩托罗拉之中二选一,而到今天当谈及最佳手机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会想到来自国外的苹果和三星。

那么国产手机呢?我们必须承认国产手机整体已经获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发展(尤其是在智能手机时代),在市场份额上早已完成了对海外品牌的超越。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2019年度数据显示,全球前十手机品牌之中国产品牌占了7席,前五品牌之中国产品牌占了3席,同时华为也已经超越了苹果,在2019年里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品牌,OPPO、小米分列第四和第五。

国产手机的进步我们看在眼里,但在《消费者报告》等海外媒体眼中,“最佳手机”之名仍是苹果三星的对决。难道默默奋斗十余年的国产手机,时至今日还是无法超越海外品牌的手机,成为行业领头羊吗?

性能是国产手机“弯道超车”的关键

如果要给国产手机们打上一个标签,那么“性能”二字必定会是首选。这里说的性能并非指SoC的处理性能,而且包括拍照、充电和存储规格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当我们列出表格对比中外旗舰手机的具体参数时,那么更能凸显国产手机在堆料方面的不遗余力。

在芯片层面,国产旗舰手机已经尽可能地在可选范围内配备最佳芯片,相信如果苹果的A系列芯片允许外售,那么一定会成为各大手机厂商追逐的对象(可惜这并不现实)。因此,国产旗舰手机必定会选购当下市售最强芯片作为旗舰手机标配,甚至有时候会联合上游厂商进行针对性的调教,例如超超频等等以获得更强的性能。

高通骁龙855+芯片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款芯片几乎就是为国产厂商所量身定做的,因为除了国内的品牌之外,鲜有海外手机品牌使用这款芯片。正因为如此,这使得2019年下半年推出的国产手机在跑分上要远超海外手机,例如iQOO Neo 855竞速版在安兔兔上能够跑到50万的超高分,但三星旗舰Galaxy Note10+的安兔兔跑分只有46万左右。

在芯片之外,国产手机在拍照和充电方面对比海外产品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在国内市场中48MP三摄乃至四摄相机已经成为旗舰产品的标配,个别旗舰智能手机更是用上了64MP乃至108MP规格的相机,光是在像素量方面国产智能手机已经远远地将海外旗舰手机抛在了身后。

当然据传三星Galaxy S20系列手机将会跟上国产旗舰的脚步用上超高像素相机模组,但落后国产阵营半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而说到充电规格方面国产手机的优势那就更大了,甚至纵观全球没有哪一个地区的产品,在充电规格上能够有国产手机这么激进。目前国产旗舰手机已经基本普及了30W快充,做到40W以上的也大有人在,充电时间也从过去的两小时、一小时缩短到了现在的40分钟左右。反观海外的旗舰手机,快充功率连国内旗舰的一半都不到,只有国内中端手机的平均水平。

除了上述的优势之外,国产手机在屏幕刷新率、5G支持等方面均领先行业一个时代,“全面屏”的设计创新更是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再结合雷军预告的“小米10将首发LPDDR5内存”一事,足以看出国产手机在硬件堆砌上的不遗余力与前瞻性,这些动作大多数都能引领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

可以说,单纯在性能这一块国产旗舰手机总是能够做得更好,当然这是强竞争市场作用下的必然产物。然而智能手机的整体体验并非只和硬件参数有关,软件的优化和软硬件整合也很正常,而这恰好是国产手机所不擅长的。

软实力差距非一日之功

说到智能手机的软件建设以及软硬件结合,那么iPhone就是最好的解说例子。

iPhone所搭载的iOS系统堪称设备中的“灵魂”,是苹果手机能够卖到如此高价的最主要支撑。当然iPhone的核心硬件性能也非常强,但在大家都能感受得到的地方如相机像素、电池续航和充电等地方就变得毫无优势了,然而还是有那么人愿意为iPhone买单,主要还是看中了iOS系统和其背后的生态。

iPhone/iOS更像是接入苹果大生态圈的一枚钥匙,而借使用iPhone的机会我们可以体验到目前最佳的云同步体验(iCloud),最佳的无线蓝牙耳机使用体验(AirPods),最佳的应用管理/下载体验(App Store),而这些体验几乎是没有替代品的。

当然iPhone本身确实也不完美,但更多的是体现在价格和硬件短板上,然而软件方面的长处。尤其是系统本身的稳定(和早年积累下来的大众印象)加分不少,以至于让非发烧友认定iPhone就是最佳手机。

除此之外,iPhone的硬件整合能力也的确出色,例如相机的像素虽然不高但拍照的体验要更加流畅,同时操作逻辑也更符合大屏手机时代的体验;录像方面的硬件素质一般,但防抖算法和白平衡等基本功做得非常好,以至于在实际体验中iPhone的表现总是最令人放心。

iPhone那强悍的软硬一体化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模仿过来的,这背后有厂商经验和实力的原因,也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天生差异所致。众所周知安卓系统为开源系统,本身就更加碎片化难以管理和规划,生态建设的速度和质量都无法和封闭的iOS相比。

同是安卓手机,国产手机和三星旗舰之间的软件差距远没有和iPhone对比时那么明显,充其量只能说各有千秋。但三星集团毕竟家大业大,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更庞大的开发团队也拥有更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见到三星手机在拍照调教方面确实十分了得,尤其是此前在硬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仍能取得好成绩。

国产手机和洋品牌的关键差距在看不见的地方

其实只要谈到对比,尤其是中外手机的对比那么久很难存在什么“客观中立”,毕竟你要我说“国产手机还是比不上海外品牌的手机”那我肯定是不愿意的,而且这也不够客观。就目前来看,国内的旗舰手机和国外的旗舰手机相比的确是处于互有长短的阶段,反而是一口咬定“苹果三星的旗舰就是要比国产旗舰更好”的说法,才是真正的“有失公允”。

但在我们看来,国产旗舰手机在对比之中也未能达到“全面超越”这个水准,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两个。

第一,苹果和三星都建立了全球范围内的顶级供应链体系,在产品策划、生产层面拥有更高的自由度。

不开玩笑地说,三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完全自给自足的手机公司,从芯片到传感器到内存到电池,三星拥有完全的自洽能力,如果三星愿意那么三星手机便能在第一时间用上当下最新的科技。

虽然苹果没有自己的完整供应链,但依靠强大的财力和庞大出货量,苹果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完全不输三星。每年苹果都会公布供应链前200名单,而对供应链公司来说能够进入名单的荣誉和进入“财富”榜单差不太多。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亚洲和亚洲人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重塑世

      群众网北京6月12日电 6月11日,全国行将亚洲化吗?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举世战略家、美国国家谍报委员会顾问帕拉格康......

    06-13    来源:未知

    分享
  • 共抗疫情,温商在行动!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当“白衣战士”们冲在前线治病救人时,一群温商也发挥所长、驰援疫情、......

    01-30    来源:网络整理

    分享
  • 我国玉米核心种质黄早四“密码”破译

      赵久然引见,玉米是环球总出产最大的粮食作物,具备丰厚的表型和基因组多样性。中国作为全国上最大玉米生打造国之一,......

    03-22    来源:未知

    分享
  • 华为P30/P30 Pro正式发布:4000万像素摄像头

      经过大约一个月的连续泄密,华为终于在巴黎的发布会活动上宣布了其新旗舰P30和P30 Pro手机。正如您所期望的那样,这两款......

    03-27    来源:未知

    分享
  • 企学界共议“数字经济人才培养” 校企“

      数字经济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数字经济人才的竞争,是数字经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效率的竞争。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06-02    来源:未知

    分享
  • YC将停止中国分支运营 陆奇团队独立打造

      国创始人陆奇表示,自己已成立了新的基金,会进行全面本地化独立运营,这也是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而YC美国总部将停止......

    11-22    来源:未知

    分享
  • 嘉楠耘智上市背后,比特币矿机产业的七

      从第一台ASIC矿机问世到如今,矿机产业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站在纳斯达克,接受全世界注目的是嘉楠耘智的高管们,但......

    11-22    来源:未知

    分享
  • 美国力求成为首个太空军事化国家

      此前吐露的美国太空兵器包含X-37B轨道试验漫游器,是一款可几回再三使用的航天器。此图显示,2017年,这款遨游器在佛罗里......

    03-22    来源:未知

    分享
  • 身兼多职的Bakkt,能否成为比特币的“引

      都说2018年是区块链元年,虽然整整一年里,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圈深陷于水深火热的深渊。然而在加密世界之外的一端......

    03-23    来源:未知

    分享
  • 中国制定了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李斌)由专家用时一年半、频仍修正拟订的《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指南》24日在《中......

    03-26    来源:未知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