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漆刷山防航拍挂网,科技手段再高明也不容环

12月23日,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对一系列环保造假行为进行了曝光。

从曝光内容看,环保造假者的行为可谓五花八门:山东昌盛矿业有限公司将部分矿山刷绿漆,河南三门峡市锦滨矿业有限公司将矿区山体喷绿,福建漳浦县非法开采企业将盆栽苗木简单覆土搞“盆栽式复绿”……

为防止环保督察人员检查,一些造假者甚至用上了科技手段——防航拍挂网。

售卖者说,此网一铺开,什么私建游泳池、景区房屋统统能伪装,甚至能让褐色的山变绿,“在卫星上看的效果也一样。”

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用《环保造假,他们也是拼了》的标题来描述这些造假者。每列一案,可见造假者们的用心良苦。

仔细分析,使用科技手段的环保造假者,必然要花更的成本。对于那些无利不起早的人来说,他们不可能干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环保造假用上科技手段,说明科技造假与真环保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空间。环保造假者越愿投巨资引用科技手段造假,越说明其获利巨大,就越能凸显环保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有利可图,才是造假者们挖空心思的原动力。

一次次“作秀”式规避环保检查的背后,是造假者们一次次精心打出的逃避环保执法的组合拳。尽然是作秀,污染问题肯定没得到解决。难道当地有关部门真的对此一无所知?

五花八门的造假乱象,既有企业不注重环保、一味追逐利益的缘故;更是一些地方政府环保意识淡漠、环保责任缺失,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体现。

一次次科技环保造假背后,最终损坏的是当地生态。除环境生态外,更多的诸如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等方面也会付出沉重代价。最重要的是,会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口碑。

对于环保造假,除营造口诛笔伐、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外,最有效措施应该是通过完善立法,加大惩治力度,从制度上规范,铲除其生存土壤。各地政府、执法部门应依法行政,对环保造假的惩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当好地方环保生态的看门人。

另外,政府部门要畅通环保违法的举报渠道,发动人民群众参与环保监督。毕竟再尖端的科技造假,也难逃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