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生态调查:频频涨价引发高校不满 免费资源

2020年,我们图书馆给知网的预算是110万元,但是知网的业务员还说不够。”国家民委直属某高校图书馆相关负责人王女士颇有些无奈地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校编制预算的时候,知网涨价再度成为高校图书馆数据采购人员关心的话题。记者调查了解到,知网数据库资源涨价已经成为每年高校相关采购的“保留节目”,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同子数据库的采购,其价格也不尽相同,涨幅在5%~10%之间。

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数据资源库,知网近年来也因陷入侵权、高收费以及损害消费者利益等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公开文件显示,因多次收录文章却不付稿酬,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文著协”)将知网告上法院。历时两年,终于在今年11月12日,法院二审判决知网赔偿前者1万元。

记者注意到,从前期刊物、论文收入,到后期向高校出售数据库资源以及对用户付费使用,知网已经形成了依托国内现有知识体系的生态系统。有多位专家在采访中表示,在这个系统中,知网拥有绝对主导权,作为上游的内容供应商和下游用户,在利润分成以及价格谈判方面,相对知网来讲均处于弱势地位。

必买的知网

12月份,是国内各大高校编制预算的时间,知网数据库会不会涨价也成为高校图书馆、出版社、科研部门等采购人员关心的话题——按照“惯例”,知网数据资源库服务价格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涨幅。

据知网官网资料介绍,知网(CNKI)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即CNKI工程,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于1998年发起,隶属清华大学直接领导。在教育部、中宣部等多部委以及全国学术界、出版界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多年发展建设,目前知网已经成为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

另据天眼查股权信息显示,知网运营所属公司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知网”),同方知网的母公司为清华大学间接控股的同方股份(600100.SH)。

目前,知网作为国内最大的中文学术资源库,用户涵盖全国各个领域和群体,在高校师生教学研究工作中有重要作用。但其也因高收费、较同行更高的毛利率以及在学术界的垄断地位引起过诸多争议。在其平台上,公众可免费获取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都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为获取更便利的阅读通道,许多高校、科研机构等都愿意花费大量经费为在校学生和老师订阅知网。

上述王女士介绍,知网与该校图书馆是每年签订一次合同,但每次签订的涨幅差不多在7%。该校图书馆根据工作需要,主要购买的是知网数据库中的部分子库,有时候需要多采购一些比如期刊、统计年鉴等新增内容。而且这其中不包括查重,查重是另外一个系统,需要另行购买且价格不菲。比如高校的科研处、学报等需要购买查重系统,因此每个高校都有不同部门对接知网,费用都不一样,需要独立预算。

“我们之前也购买了万方,但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反映信息不全,因此只能再购买知网。万方与知网有交叉的地方,但是万方的数据库没有知网全面,价格为每年30多万元,这些年也基本没有增长。基于知网的涨幅以及需要新增子库,学校图书馆的购买量从几十万已经增加到了100万,所以2020年预算为110万。”王女士说。

“知网数据库价格每年都在上涨,涨价幅度在8%~10%,每个学校的使用价格也不一样,具体涨幅多少就要高校具体和知网去谈。”中部某高校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知网把学校分为一般本科、重点本科、一流高校等不同层次,加上在校学生、老师人数不一样,费用也从低到高。“好一点的学校做科研的多一些,使用知网的资源也就多些,访问的次数多,所以收费就比较高。”该人士介绍说。

但频频涨价也引发高校的不满。记者了解到,此前曾有包括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在内的诸多高校因知网涨价过高而停用,但最后因为老师、学生强烈的需求又不得不重启购买。此外,四川省内高校还曾组织了一个联盟与知网谈判,但是最终不了了之。还有消息显示,国内的图书馆对知网的高收费以及每年都涨价的做法都很不满,但是都未能触动知网的价格体系。

据了解,知网的用户群从高校学生到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企业中层等,其用户群有着“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消费能力”等特点。这意味着,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知网的作用不可或缺。

一位去年毕业的研究生吴同学告诉记者,学校在考核学生学术成果时,论文是否被知网收录和收录数量是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如果知网不收录我的文章我还不高兴,因为现在都看引用率,引用率多少会影响一个人学术声望的。它增加了引用率,提高了学者的学术声望。”某高校老师对记者表示。

另一位中部高校的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因数据比较齐全,不管老师是在做教学、科研还是学生推荐的首先是知网。“从用户角度出发,就购买了知网全部的数据库,以方便老师和学生使用,价格不再是首要因素。”

此外,记者从一些从事发表论文的商业中介机构了解到,一般论文在知网生态调查:频频涨价引发高校不满 免费资源非常有限国内各级期刊发表,如果要求收入知网,价格就要比普通期刊上发表贵300~500元/篇,而且文章必须保证符合要求。“能否被知网收录,是很多作者在评选职称、学术考核等方面的硬指标。”该中介称,包括一些中小学老师,也要求稿件不仅要在相应期刊发表还要被知网收录。

版权来源争议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中文数据库,知网近年来也因陷入侵权、损害消费者权益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记者注意到,知网内容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相关学术期刊,一是高校毕业论文。在期刊方面,知网收录了国内绝大部分期刊,然后向高校等用户出售论文的电子版内容,所得收益和期刊杂志社分成。

“我们与知网的合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采购知网的查重系统,二是采购知网数据库内一些出版社的电子书。”某大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刘女士对记者介绍,电子书的合作是由知网采购出版社的内容,放在其平台销售,销售收入是六四分成,出版社为六成。知网会开放后台,让出版社可以看到相关的采购数据,双方再根据收入进行结算,但是一年下来分成总量很小。电子书方面,出版社虽然是甲方,但是这些年从来没有涨过价。

对于期刊论文、毕业论文等著作的收录,一方面学生、老师在期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版权归期刊所有,知网主要与期刊达成采购和分成协议获得论文的版权;另一方面学生的毕业论文版权归学校所有,知网通过与学校合作获得版权。不过,知网只收录重点高校的本科毕业论文,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通常不收录。此外,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收录,知网会以一定额度的知网阅读卡作为版权费。

记者了解到,硕、博士的学位论文被《中国学术期刊》收录进知网数据库,其支付的稿酬为不同面额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以及相应现金稿酬,又根据学位年度而有所不同。具体来看,2008年(含2008年)以后,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为4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10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为300元人民币“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6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

“知网收录我的论文没有稿费的,但下载需要成为知网的会员,成为会员是需要交费的。”吴同学告诉记者,上学期间论文投稿基本上都是投到期刊社,再由期刊社上传到知网。“如果他们不给你上传到知网,你这个论文就没啥意义了,学校也会查刊发论文的期刊封面还有知网上的截图,这代表着你的学术成果是否会得到肯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