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工作者还必须懂得军事文化是一种反映军人生活、训练、战备的活生生的文化,而先进典型一直以来都是军事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正是在先进典型身上,集中体现了革命军人的意志品质、道德觉悟和我军的优良传统。对于军事新闻工作者而言,必须走进军事文化建设最为集中的火热军营,去挖掘、表现先进典型,并在传播过程中,赋予其更多的时代感、真实性和代表性,使其能适应读者全面了解军事文化的强烈需求。
三是应该具有较好的媒介文化素养,这是新媒体时代提出的时代要求
我们已进入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新闻的本质特征已经发生了转变,在传播方式、采写模式、信息通路模式等方面都有了革命性的创新和改变,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写你看、我播你听”的传统新闻模式受到剧烈冲击,传统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的主要生产传播者及舆论引导者的地位有所失落。基于互联网的崛起,“个人大众传播”时代造成的信息爆炸固然能让人们更为自由地获取信息,但缺少把关的新媒介环境又容易造成各种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加强媒介文化素养,具有熟练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强大的信息鉴别能力。在近期发生的网络上有些人用所谓的“生理学”诋毁军队英雄的事件中,军报记者微信等新媒体迅速作出回应,进行了及时、有效、强力的反驳,以正视听。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人的核心价值不再是简单地采集信息,而是必须具有强大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能够在庞杂的信息中筛选、发现、鉴别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并将其有序整合,使之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呈现给受众。”作为军事新闻工作者,在媒介文化素养上,不仅要能正确地认识媒介、熟练使用媒介,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媒介批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媒介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变革,才能有效利用媒介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出快速报道,对负面信息具有强大的免疫能力,并生成一双火眼金睛,在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善于鉴别真伪,最终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四是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学素养,这是新闻作品吸引人的基本保证
良好的文学素养有助于表达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采访对象更好地交流沟通。同时,良好的文学素养还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具备了良好的文学素养,能使新闻语言的运用更为得体、故事情节的设置更为精当、稿件结构的安排更为合理。比如,通讯中往往会强调细节,因为只有细节才能提供更多生动的事实,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此外,优美的文字往往会让报道更充满感情。这一切当然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功底的修炼。我们知道,良好的文学素养往往会衍生出记者的人文精神,更好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挖掘新闻素材。这一点对于军事新闻工作者尤为重要。因为,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可以使我们惯常理解的具有“铁律”“枯燥乏味”“硬汉”等特征的军队生活与军队形象“软化”“柔化”,使其更富有时代气息与生活气息,从而拉近军事新闻报道与普通士兵及公众之间的距离。
军事新闻语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是由军队生活的特殊性决定的。在军事新闻报道中,要善于利用这种特殊性来吸引读者。有人曾总结过军事新闻语言存在的不足,比如公文化、程式化的语言气息太浓,说教味重、用语晦涩等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军事新闻语言的改进策略,认为军事新闻语言应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浓浓的“火药味”,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正确的指导性,还应具有热烈的鼓动性。实际上,就是要求军事新闻语言能体现出充分的“军味”,表现出其特殊性。但军事新闻工作者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学素养与深厚的文字功底,这样的目标显然无法实现。
总而言之,军事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是其得以胜任工作并取得成绩的基本保证。只有在文化的滋养下,军事新闻事业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也只有在文化的滋养下,军事新闻工作者才能为实现强军梦贡献更大的力量。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11-10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网络整理
08-12 来源:未知
10-17 来源:未知
01-05 来源:未知
02-26 来源:网络整理
07-26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