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国防教育新阵地,还要“软硬兼施”。如今,走在东莞的大街小巷,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或是打开手机,会发现国防教育氛围浓厚。舞台唱、课堂讲、笔墨颂、丹青画,处处留意皆国防……莞邑大地书写出国防教育的生动篇章。
国防教育软阵地建设还体现在《东莞日报·国防专刊》的创刊和东莞市国防教育讲师团成立方面。去年10月,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主办、东莞日报社承办的《东莞日报·国防专刊》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专刊立足东莞国防动员和武装工作,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每月一期,致力于打造富有东莞特色的国防教育常态化宣传阵地,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丰富了全市的国防教育资源,充实了国防教育力量,为繁荣发展国防教育事业注入新的动能。
和《东莞日报·国防专刊》一样,东莞市国防教育讲师团也成为全市全民国防教育响亮品牌之一。
东莞市国防教育讲师团首批特聘讲师,有的曾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有的在部队担任副团以上职务,有的是学校里面的教学骨干。今年5月,市国防教育讲师团讲师毛以锋走进校园,围绕“祖国河山寸土不让——做新时代有担当的莞邑少年”主题,作了国防教育专题讲座。
市国防教育讲师团特聘讲师们深入全市各镇街(园区)开展国防教育宣讲活动,逐渐形成常态化国防教育宣讲机制。
东莞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好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和讲师团两大平台资源,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浓厚氛围。
汇聚成国防动员力量
东江水涌,鱼水情深。2020年12月9日,东莞市双拥工作会议暨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揭牌仪式举行。历史铭记这一刻。我市利用民间力量把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相结合,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国防意识,加强拥军优属工作。
做好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离不开榜样引领。2021年6月28日,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对第三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人选进行公示的公告》,广东三正集团董事长、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莫浩棠入选,为这座“双拥之城”再添荣光。
2014年,莫浩棠牵头创建了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并担任首任会长至今,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爱国拥军工作,成为东莞名符其实的社会化拥军带头人。他带领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借力东莞民间热心拥军的优良传统,着力整合民间力量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
多年来,东莞注重把国防教育成果转化为支持国防建设的实际行动,倾力为军事斗争准备和后备力量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军地发挥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作用,每年组织市镇党政领导班子、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党委、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和民兵及广大学生开展军事日活动和国防教育训练。
以石排组织开展开年“军事日”活动为例,今年2月22日下午,石排镇委、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及全体镇领导班子成员,各村(社区)党委(党总支)书记,镇机关行政事业企业单位负责人,集结在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开展“军事日”活动。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体验军营生活,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军事日”活动还安排参观了国防教育展厅、装备库并进行射击训练体验,加强国防教育,进一步筑牢居安思危的国防意识。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2018年,全市参加军训的72.13万人,其中普通高中高一学生42.8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29.31万人。2011年,东莞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被省教育厅、省军分区司令部评为“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
记者了解到,仅在2020年,南城街道共对15所中学约1.1万名高中学生进行了军事训练,并邀请抗战功臣、抗洪老兵、现役军人讲述英雄故事。
“这些国防宣传,不但提升了全民国防意识,也牵引了民兵建设和征兵工作的有力推进。”东莞军分区司令员卢建军说。
一个个国防教育活动接力开展,谱写了军地合力、军民同心的动人篇章。国防教育释放出的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和时代感召力,汇聚成为爱国拥军的强大合力。今年春季征兵中,全市适龄男青年累计报名人数超5000,大学生占比45.94%。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的热情持续高涨。
文字:付碧强
摄影:陈帆 东莞军分区 镇街供图
03-25 来源:未知
08-20 来源:未知
10-24 来源:网络整理
11-10 来源:未知
05-17 来源:网络整理
08-12 来源:未知
10-17 来源:未知
01-05 来源:未知
02-26 来源:网络整理
07-26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