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和几个室内设计师,想在独立设计上大干一番的时候,我有一个想法:设计师们必须一年搬一次家,房子是买是租我不管,搬家费我出了。
这么做无非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笨,一直更相信亲自住出来的心得体验。而非听别人说的、想当然的。
我相信实践出真知。搬家多了,体会不同的布局、尺寸,亲手去美化自己的房子,对于非天才的设计师来说,我认为是避免眼高手低的唯一办法。
创作一段文字、创作一张照片,成本几乎没有,时间消耗无几,创作废了也无甚损失。但室内装饰不同,花了用户好几万、几十万,未必能得个及格分。这常令我战战兢兢。本着这种谨慎的态度,我希望我和我的伙伴能花自己的钱去实践,至少实践个八九不离十吧,差不多触类旁通了,再往用户房子上用。
当然我不否认,有非常优秀的设计师。看的多了,学的多了,做的案例多了,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也照样做的非常好。但我不是这样的人。
基本上,三房及以下的房子,我都有了直接的居住体验。空间尺寸、功能、甚至生活美学,我都在不同的户型里、不同的面积里琢磨和实践过。我想写一系列文章,把我的这些居住体验梳理、总结出来,为即将装修的用户提供参考。
题目说是“小三房的诗和远方”,也不一定非是三房才能参考,重功能设计的两房、四房都能参考。只不过我这一系列文章,是按三房两卫的空间分区去写的。
这是第一篇,先写公卫。
很多问题都已写明白了,本文我就再补写一些业主比较关注的、以及未写过的问题。
1
改干湿分离的最小尺寸
公卫原本就是干湿分离的,这再好不过。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卫生间,还不是干湿分离,很多用户会想改成干湿分离。
卫生间的格局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细长形的,从外向内依次是面盆、马桶、淋浴;另一种接近正方形,面盆、马桶、淋浴呈三角形分布。
1、改干湿分离卫生间所需的最小尺寸
长卫生间,如果毛坯净长小于2800,是改不成干湿分离的。如下图中,这是各空间不能再小的尺寸:
方卫生间,如果毛坏净长小于2000,宽度小于1700,也改不成干湿分离卫生间(如下图)。而且这样的干湿分离,往往马桶、门,天天遭受的冲淋,比较鸡肋。
不小于以上尺寸,具体还要看下水是否能移位。小于以上尺寸,又不能往外扩大侵占一些卧室、走廊空间,铁定改不成干湿分离,我试过太多次了。
2、不建议干湿分区用玻璃
有人会想,把干湿分区的砖墙改成玻璃推拉门。砖墙完成后厚至少16公分(砖厚10公分,两边各抹灰1公分,每面贴墙砖2公分),两层玻璃推拉门带框带轨道厚约8公分。也就是长卫生间小于2720、方卫生间小于1920,也改不成干湿分离。
玻璃推拉门的私密性比砖墙要差很多,并且很多情况下也不是正好缺这8公分空间,所以还是推荐用砖墙来改。
至于说是为了玻璃能透点光,这也不切实际。因为干区往往需要照明充足,玻璃再透也达不到照镜子的要求,正式洗漱一定是需要开灯的。
3、干湿分离也并非必需
如果家有两个或以上卫生间,公卫改干湿分离已非必要。儿童其实去公卫、去主卫都可以,长大很快又外出上学、工作了。这样的话,其实公卫基本上就是家里老人使用,使用人数不多。改不成干湿分离也不用大为遗憾。
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卫生间,其实就算是干湿分离。往往隔代人也不会同时使用干区和湿区。而夫妻就算是没有干湿分离,往往也会毫无障碍地同时出入卫生间——你看那些大宅的主卫,不也没有干湿分离嘛。
2
独立马桶间要慎重
年轻人喜欢熬夜,往往十一点才开始洗漱,而此时老人可能睡了一觉起来上卫生间。起夜往往不能等。
洗澡的特点是时间要求不强,早半个小时晚半个小时都可以。而上厕所的时间要求要强,尤其是起夜,说上就得上。而洗漱,早上的时间要求高,早上人又不洗澡。
所以把淋浴和面盆放在一起,而把马桶单独弄一间,是更合理的。
改出独立马桶间,这两年我只在图上画成过三家,实际装出来的只有一家。原因一是空间不够,改马桶间几乎都是要扩大卫生间面积的。二是马桶的排污管难以改动。三是受承重墙、窗户、外部空间等的框定,重新分割卫生间,老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案。
上以三图,最上面的一个是实际做出来的。独立马桶间是好,但实现很难。我的感受是,从画图、到施工、到实往,都像是在铤而走险。一步没考虑到,种种问题都会出来。我现在越来越少大拆大改。
关于独立马桶间我用过最合理、最完善的,是高铁上的。它尺寸和照片如下,供参考:
3
家有婴幼儿,要考虑洗澡的问题
如果是长方形的淋浴房,最好用推拉门,这样婴儿澡盆放在淋浴房内,一个大人在里面、一个大人在外面,也可能给宝宝洗澡。
钻石形淋浴房,里面没法给宝宝放澡盆洗澡。如果淋浴房外面也没有空间,宁可先不要淋浴房。郑州的气温,不适合在客厅、卧室给宝宝洗澡。
4
地漏比防臭更重要的是防毛发进入
再差的地漏,也都有各种形式的防臭设计,这一点其实已不用担心。卫生间住一两年后,最多的问题是排水不畅。
曾经我家地漏下水越来越慢。有一天我把地漏打开,用铁丝从排水管里勾出一条辫子大小的头发,我才开始意识到防止毛发进入地漏才是最重要的。
地漏盖下面还有一层篦子,我再不敢买篦子孔太大的地漏。我想一定有很多地漏商家为了突出“排水快”,而把篦子做稀,这种排水快只会是暂时的。
5
卫生间收纳
一套房子,起初可能是小两口居住,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有了一到两个宝宝,宝宝占用卫生间的时间和空间很小,但这一阶段会有一到两个老人来同住。第三个阶段是孩子不再需要照顾,但还没有离家,这时如果老人还在居住,则常住成员达到了这套房子的顶峰。第四阶段是孩子外出求学、工作,只是偶尔回家了。
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卫生间,那么这个卫生间最顶峰时,有五六个人来使用。如果家里有两个卫生间,公卫最多要供三四个人使用。
一个正常面积的卫生间,我的感受是放两个人的洗刷用品正合适。如果供四五个人同时使用,则往往会凌乱不堪。收纳要想搞好,我实践和借鉴别人的,有以下几点:
1、毛巾架用两个。一根高1.6米左右,一根高1.2米左右,四条毛巾都能挂下。
2、马桶上做个石材台面。能放不少东西。
3、卫生间的物品五颜六色,是显得凌乱的重要原因。所以要统一颜色。这一点我是看了逯薇的书后恍然大悟。然后我不断地淘汰自已家里颜色花哨的,换成白、浅灰。果然收效很好。
4、澡巾、澡花等这些东西,可以买个塑料筐放里面——要白色的。
5、如果讲究的话,可以买淋浴液、洗发水等的替换瓶。
6、不用的物品要多扔,并且要简化日用品。曾经我的卫生间里有洗衣液、肥皂、洗衣粉,这样肯定会收纳爆仓。
6
其它生活经验和细节
1、我不建议钉到墙上的马桶刷。因为它的寿命远小于装修的寿命。虽然它坏了你可以再买一个同样的,在原螺丝孔上安装。但更有可能的是,你图省事买了个带盒直接放地上的,或者挂的。这样墙上遗留一个螺丝孔,甚至是遗留一个刷筒。
2、我不建议留拖把池。因为墩布这种拖把,一定是会淘汰的家用品。新设计的拖把要么是直接冲洗、要么是在桶里、盆里洗的。并且拖把池很碍事。
3、智能马桶如果还没装的话,想卫生,要知道这世上还有湿巾和湿厕纸这种东西。
4、如果马桶和淋浴比较近,不要用那种盖子不能完全遮住马桶圈的,这样冬天老是打湿马桶坐垫。
5、十有八九,女士不会对着镜柜梳妆。一是这里老是光线不足,二是可能其他人还等着用卫生间。更重要的是,浴室柜深约55—60公分,镜柜厚约17公分。(也有46多公分深的浴室柜,那它的镜柜不会有17公分厚。)
就样一算,就算是人稍前倾,面部离镜子也有30公分,视觉上就是60公分。这是看不清脸上的细节的。
6、关于浴帘,我专门买过一个体验。大家传说粘身上、发霉什么的,其实是没有的。现在的浴帘都挺厚的、也防水。如果身体蹭到浴帘,上面的水珠会令人一凉。但,你蹭到淋浴玻璃、蹭到瓷砖,不也是一凉吗?
浴帘真正的不足我实际体验:一是冲水带风离它近的话,它的确会飘。二是地上的水还是会流到浴帘外面。三是洗完澡浴帘外面仍有水气。浴帘的真正能起到的作用,我实际感受是防止水溅到浴室柜、马桶上。
好了,关于公卫,介绍这么多。
你最终买下第一套房,大概率它是一套三房。你新一阶段的人生将从这里开启,我由衷的祝贺你!我见过很多小三房,我聊过很多小三房业主,我思考过很多小三房,我自己也是小三房这个层次的人。小三房生活是苟且还是诗和远方,不在面积,在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