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电话上门服务的就来了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如何?(2)

  按摩完,已临近中午。邓英赶紧走进厨房,开始准备午饭。“辛苦并快乐着。”她笑了笑告诉记者,每次服务约两个小时,安排得满满的,忙完这家去那家,虽然工资不算高,但她觉得伺候老人是一件幸福的事,“人都有老的时候,他们都和自己的父母一样”。

  服务好坏,老人评价很重要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是为了解决部分困难老人居家养老问题,同时也引导人们了解居家养老服务。以12349便民服务平台为纽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为社区老人服务。

  那么,如何判断服务人员的质量好坏?

  对此,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牛主任在受访时称,他们有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打卡、到老人家签到、服务时间、照片上传、客户回访等,其中老人的满意度也很重要。

  郑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称,居家养老项目主要在主城区推进比较快,去年市内五区及开发区、上街区都启动了,有的已签订协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推进比较快的有金水区、管城区、二七区和上街区。为加快进展程度,2018年投入近1个亿,在郑州开展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截至目前,郑州共有上门服务人员7000多人,享受助餐服务的有5万多人次。

  对于服务人员,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每上门一次,根据老人服务需求,每天规定不少于1个小时的服务。

  人员短缺服务期间无监控有风险

  记者走访发现,服务工作人员大多都是四五十岁,女性较多,男女比例失调。居家养老面临不好招聘的尴尬。

  服务工作人员的数量不足、工作的强度和密度、工作人员的待遇等都为居家养老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

  此外,服务内容有限,缺少个性化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健康意识的提高,老年人开始更多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故对上门检查身体、上门看病、提供健康保健指导、陪同聊天等有了较高的需求。

  牛主任告诉记者,有些需求无法满足,比如服务内容扩充,更细化。有时面临的风险比较大,现在很多都是独居老人,一对一服务,家里没有监控,万一出紧急状况,如果抢救过来还好说,万一抢救不过来,无法分清责任。

  郑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护理人员短缺,不好招聘,是整个养老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下一步,为加快社区养老,市区拟建设120个社区养老中心。继续加快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丰富老年人活动内容。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