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莫患“楼房冷漠症”

  前不久,听说郑州市某中学的一位女老师在所住的楼道里被人抢走金项链,当时她曾大喊“来人呀,有坏人”,可就是没有一家开门。后来案破,这位抢劫者在法庭上讲,当时如果有一家开门或喊上几声,自己也不会如此猖狂。由此想起中国的一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此话意思是说居家过日子遇有急难之时,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提供帮助,表示邻里之间关系亲厚,这着实是让人感到温暖的一句常用古语。可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大多住进楼房的人,常常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可谓患上“楼房冷漠症”。这些年,楼房被盗案件屡屡发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小偷瞄准了楼房里的人彼此关系淡漠,动起手来安全系数较大。因此说,住进小区的人们,还应当牢记“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句古训,消除“楼房冷漠症”。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消除“楼房冷漠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邻里间要互相帮助。眼下,很多居民都各自购买商品房,不用说居住在同一小区的人彼此互不相识,就是同住在一个单元楼上、楼下甚至对门的邻居,也很少知道彼此。所以,作为邻居,彼此间应有礼节的往来,平时见面互道一声好,逢年过节相互祝贺一番。在日常琐事中,邻里间也应注意互相关照,如邻居家有婚丧嫁娶之事,应尽可能地予以帮助;当邻居家有病人需要照顾时,可前去探望尽一分爱心;对小区内的孤寡老人,可主动上门开展志愿服务,帮其排忧解难;当邻居不在家时,要主动招呼邻居家的来客。

  另一方面,邻里间要相互信任。我们承认,住在同一小区的居民,工作经历、生活水平、性格爱好都不相同,因而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和相互往来时,要彼此信任、以诚相待,不能为一些小事发生矛盾、相互猜疑,也不能无中生有地诬陷他人。彼此间即使发生矛盾,也要真诚坦率地交换意见、予以谅解。自己家里有事或在家里进行娱乐活动时,要考虑到左邻右舍的感受,不要影响他人正常休息。对于邻居的家庭私事,不要妄自猜测、横加干涉、搬弄是非。

  社会在进步,楼房在增高,但邻里间的相互照应、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却应发扬光大。实践证明,良好的邻里关系不仅是困境中的帮手,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