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早上八点黄金时段播出反映绵阳市残疾人通过居家远程就业脱贫奔康“自强脱贫、助残共享”专题节目。
节目中,详细介绍了绵阳市残疾人脱贫奔康典型事例。其中,曾获在2018年全国第二届“宜生到家杯”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奖的、来自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大湾村的王兴碧,通过自己的一双巧手编织出了美好生活。
王兴碧:不等不靠“编”出美好生活
王兴碧从小腿部有残疾,丈夫也是残疾人,之前家里一直务农,一度被当地政府列入贫困户。14年北川残联开设了草编培训班,王兴碧看中了这个工作可以在家完成,收入也比务农更多更稳定,于是白天务农晚上不断练习,并且进入了当地一家草编公司,边学习边工作。2016年就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脱贫。
经过了五年多的时间,王兴碧从一个学徒到草编师傅,在各种比赛中都有获奖,尤其是在2018年全国第二届“宜生到家杯”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王兴碧在竹编项目中取得全国第八名的好成绩。
2018“宜生到家”杯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
宜生无忧创始人孙金政为获奖的王兴碧等选手颁奖
现在,王兴碧每个月的收入超过2000元,王兴碧还教村里的其他村民竹编手艺,带着更多有困难的村民通过居家就业改善生活,冯顺蓉就是其中之一。
居家就业让企业和残疾人实现了双赢
黄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艺术的传承人,08年汶川地震后自己创办了草编公司,一开始的时候招工一直是个难题,一个偶然的机会有朋友介绍了残疾人来学草编技艺。
残疾人在这些方面有着我们日常容易忽略的比较优势,虽然行动不便,但是他们更能静下心来学习,草编技艺就非常适合远程居家就业。冯顺蓉五年前在接触和学习了草编技艺,现在就是居家远程给黄强的公司工作,公司定期上门收货。
冯顺蓉向记者介绍草编收入
冯顺蓉表示,居家就业的方式又开心又有钱赚。居家远程就业不仅让残疾解决了收入的难题,还让不少企业解决了招工的难题。居家就业的模式,让残疾人和企业实现了双赢。
居家远程就业或许是残疾人脱贫的良方
王兴碧和冯顺蓉通过居家就业显著改善了生活,这不仅让我们思考,居家远程就业是否能够以更全面更丰富的方式帮助更多类型的残疾人就业?
一直以来,残疾人就业和脱贫都是国家各级政府和领导人重点关注的,社会各界也一直在实践中探索残疾人就业的可行方式。
2018年11月,在郑州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中国残联的程凯副主席在现场听取了宜生无忧创新助残模式的汇报。听完后程凯副主席说,“宜生无忧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了残疾人的比较优势,把灵活就业,居家远程就业的模式运作的非常好。”
目前,宜生无忧已经携手中残联就业指导中心,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及2000多家合作企业,开发出了招聘顾问,电话客服,网络营销,资料审核等多个远程居家就业的岗位,帮助了12000多名残疾人就业创收。
07-30 来源:未知
04-27 来源:未知
03-24 来源:未知
05-27 来源:未知
06-18 来源:未知
03-24 来源:未知
06-05 来源:未知
04-22 来源:未知
05-29 来源:未知
07-30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