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酒后驾驶引发事故频繁发生,交警部门也展开了集中整治行动,8月21日晚上,我们的记者跟随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秀英大队的民警一起进行了查处行动。
8月21日晚上,海口交警秀英大队在海秀西路展开夜查行动,两名民警六名辅警在路口设卡,对过往车辆逐一进行检查,过往车辆驾驶员均能够配合检查,时间很快来到晚上9点40分左右,这时,大家突然注意到,在距离夜查卡口几百米处,有一辆白色丰田轿车停在了路边。此时,这辆车并未熄火。
警方立即用记录仪对现场进行取证,在车内,可以看到有两瓶喝掉一大半的矿泉水,后座有一顶工地使用的白色安全帽,帽子上标有城投帝森的字样,交警对这辆车辆的信息进行了查询,然而多次拨打车主陈某的电话,均未接通。同时,警方发现,该车有多次违法未处理。
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秀英大队机动中队 带班民警 李国忠:5次违章,15分,可能要学习, 这个行为,弃车逃逸,但是我们会调查,专门办案的,调监控,会把他找回来的,闻到有酒味。
交警表示,会对这辆车和驾驶人继续进行调查,而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小于80毫克/100毫升就属于酒后驾驶,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就属于醉酒驾驶。那么,酒精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驾驶行为的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就开展过一项研究,对饮酒受试者的视觉和听觉测试,同时用脑电检测仪对前额叶皮层以及小脑等多个脑区的神经元活动情况。这些大脑的部位与人体的反应能力以及肢体的协调控制能力,密切相关。这意味着,当人们喝了2瓶啤酒或者一两白酒,就达到了醉酒驾驶。在受试者饮下二两52度的白酒(达到法律规定的醉驾标准)后,经过大量的数据,可以看出来饮酒前后有明显差别。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神经内科 主任 袁俊亮:这是我们饮酒之前的 我们可以看到 在大概300毫秒这样一个位置 我们的波幅大概处于 15到20微伏这样一个水平 印出来一个非常明显的正波 它代表着我们这样一个被试者 对于突然发生的一个事件 或者新异的刺激 它能够有非常好的反应 有非常好的一个准确的判断 饮酒之后 波幅仅仅大概只有4微伏这样一个水平 这个波幅是一个明显降低 也代表我们大脑信息加工的能力 也是下降的 视觉的结果呢 我们对于人脸识别的正确率 我们从饮酒之前的90% 降低到60%这样一个水平 脑电地形图 我们可以看到 患者的前额叶功能是正常的 那么我们大量饮酒之后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患者 前额叶功能和我们饮酒之前相比 这个功能是明显降低 它代表着我们在大量饮酒之后 我们在行驶过程中 面对突发的路况 突发的意外 我们判断能力下降了 我们的反应时间增加了 这样的话 会很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然,在大量饮酒后并不意味着第二天酒精代谢完了就没有影响。专家表示,最新的研究表明,当大量酗酒之后,对我们大脑无论是结构还是功能的影响,可以持续大概6周的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当然,这也是醉酒驾驶的最低刑罚,如果醉驾行为造成了其它危害,就另当别论。例如,如果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重伤1人以上,并且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那么就构成交通肇事罪,就能够被判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醉驾一旦出事故,还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即使车辆购买了全险,但是在保险合同中,保险公司明确规定,饮酒行为造成的任何损失和费用,均不在保险责任范围内。
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秀英大队 副大队长 文虎: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这项工作对于我们海口来说 这是一个常态化的工作 针对近期酒驾有抬头的势头 我们支队采取了不定时 不定点 日常的在工作 在打击 对于酒驾来说 我们警方的态度就是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