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兰心中满是不解,她嘀咕着:“难道是因为长期在村里代课,不适应外面的打工生活?”为了弄清缘由,唐中兰找到了和丈夫一起务工的弟弟,“弟弟告诉我他做得很好,刚到没多久就学会了操控机床,老板很喜欢他。”
后来,她才明白,丈夫并非不适应外面的打工生活,而是不愿。见识了外面的繁华后,改变家乡贫穷现状的想法又在马勇内心荡漾。
2007年,回乡后的马勇带着村民开始修路,他们选择了一段不用调整土地、地势还算平缓的地方,开始了第一次修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和村民一起,用锄头挖出了一公里多的毛路。
“路都不通,怎么致富?”是那时的马勇最常说的一句话。
2007年兴隆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带着村民修路的马勇当选村委会副主任。2008年,马勇正式上任。
“2007年至2012年修通通村路的毛坯路,2012年至2013年修通兴隆村到官店镇三星村的公路,2013年至2014年完成兴隆村的通组路修建……”周绍伦列出了马勇的修路时间表。
路通了,兴隆村终于冲破了大山的阻隔,但马勇并不满足。“我也问过他:现在兴隆村都四通八达了,你为什么还想修路?”习水县财政局副局长熊山说。
马勇的答复是:“村里挨着桐梓县,要打通到桐梓的通道,否则我们这个地方以后就会成为一个死角,群众怎么发展?”
2017年,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习水县投入专项资金,对还未硬化的通村路和通组路进行硬化。熊山说:“马勇经常泡在工地上,问他原因,他告诉我,好不容易盼来了硬化路,一定要在工地上看着,确保质量不出半点问题。”
唐中兰回忆,公路硬化完成那天,一向话不多的马勇逢人就打招呼,高兴得像个吃到糖的孩子。
“公路修通了但还没硬化的时候,他的摩托车上随时绑着锄头和铲子,遇到涨水,他都要用铲子和锄头去疏通水流,防止公路被冲坏。”周绍伦回忆。
由死到生
“他的生是永生”
今年马勇成为兴隆村村支书。10月15日,马勇早早出了门。当天,他要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去桃林镇参加脱贫“战区”调整动员会和脱贫攻坚业务会。
当天上午,马勇晕倒在会场,同事提议送他去医院检查,被他拒绝了。后来,在同事的陪同下,马勇到桃林镇卫生院做了简单的检查,输了两瓶葡萄糖,便又继续工作了。
回到村里,在哥哥和妻子不停劝说下,马勇答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据贵州航天医院全科主治医生陈顺明回忆,马勇到医院时的症状为头痛、头晕和没力气。
“我劝他最好住院,接受进一步检查,但他说他忙,没时间,先在门诊查查看,没问题的话还要赶回去工作。”陈顺明说。
在输液时,马勇的状况急转直下,院方随即将他转入抢救室做进一步治疗。当天下午,马勇被转入重症监护室。院方出具的病历显示:马勇有“因咳嗽、咳痰伴头晕,头痛5天”的病史,死亡原因为“急性重症肺炎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重症肺炎是肺组织炎症不断加重恶化所致。”贵州航天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东育说,“如果第一次晕倒时及时就诊,其实是可以避免发生这种情况的。”
10月30日早上6点05分,马勇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合村并组之前,马勇家所在的原新坪村是一个六个村民小组组成的行政村。周绍伦原计划安排原新坪村红光和新建两个村民小组轮流为马勇守夜,但临近的官店镇三星村燎原组和原新坪村新田组的村民先后赶来,争相要求为马勇守夜。
“马勇生前对村民太好了,从来不会有私心,做什么事情都是为群众考虑,我们一定要来送他最后一程。”得知马勇去世的消息后,马明强和燎原组十多位村民一起,自发前来为他守夜。
“我在村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事找马勇’。”熊山说。
在老搭档周绍伦的印象里,马勇从来不怕苦,也不怕累。“他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全部实现。”周绍伦说。
马勇曾答应妻子,等脱贫攻坚结束了,他就辞职外出打工挣钱养家。但如今,唐中兰却再也等不到他了。
“大部分人这一生走的都是一条从生到死的路,但马勇走了一条由死到生的路,这个生是永生。”朱斗谦说。
05-30 来源:未知
06-18 来源:未知
07-15 来源:未知
09-01 来源:未知
09-25 来源:未知
09-30 来源:未知
10-21 来源:未知
10-27 来源:未知
10-27 来源:未知
04-17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