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美机器人老婆:定制起价60万人民币 公主
2019-06-17 10:37来源:
未知
评论
每隔一段时间,关于日本“机器人妻子”的“新闻”都会定期刷屏,引来众多宅男评论转发。
图片来源:自媒体截图
图片来源:手机网页截图
这类“三无”新闻(缺乏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和当事人描述的新闻)的说法通常是:在日本,机器人“妻子”正遭到疯抢,“她们”不仅能帮人做家务,精通各国语言,而且不要车子也不要房子,是妥妥的“宅男福音”!
日本“机器人妻子”被哄抢?我们找到最美的那个却发现···
科研人员否认机器人被疯抢
实验室定制起价60万人民币
实际上,它是由被称为“日本机器人之父”的石黑浩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一款智能对话机器人,名为エリカ(ERICA),设定是一名23岁的女性。据了解,ATR创立于1986年,是日本脑科学、智能机器人、音声自动翻译和无线通信技术方面最先进的研究所之一,股东包括NTT、KDDI等116家企业。现有员工206人,研究员106人。
ERICA正在与人交谈 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 陈耀霖 摄
据港隆史介绍,在日本,大部分智能机器人都需要特别定制,市面上没有稳定生产线。根据机器人的功能不同,价格也不同,但最便宜的定制智能机器人一般都要1000万日元以上(约合63万人民币),目前只有少数的研究室和公司有这方面的需求。
ERICA在人群中 图片来源:石黑浩研究室提供
“如果你坐在它面前会紧张,甚至手足无措,那就是它的‘存在感’(Sonzai-kan)。”石黑浩这样定义ERICA的影响力。据介绍,此前,有学生每天深夜为机器人演奏长笛,和它聊天,以这样的方式秘密延续“友谊”,以至于后来实验室不得不专门出台规定制止这种行为。
ERICA能做到这些的秘诀是什么呢?据介绍,这主要是由于它身上有大量的外部传感器,可以跟踪人类的位置,定位声源以及识别语音和韵律信息。而不久前安装的人脸识别技术,能让它主动认知和自己对话过的人,并拉近与对方的距离。
石黑浩研究室工作人员表示,ERICA项目从成立到现在,仅用了4年时间。未来,实验室仍将先重点提升它的说话能力和理解能力,不会偏离这一研究方向。
曾和特殊玩偶公司短暂合作
目前,除了ERICA以外,石黑浩实验室还有十余个人形机器人正在开发,它们的用途各不相同。其中包括侧重于移动能力的娃娃机器人“ibuki”,以及远程通信机器人“Telenoid”等等。
实际上,近20多年来,石黑浩本人一直在进行拟人机器人方面的研究。他不仅自己亲自上阵,甚至以女儿为模型,先后创造了30多个机器人。他也因此被称为日本的“机器人之父“。
石黑浩教授和他本人的复制品ジェミノイドHI-5 图片来源:石黑浩研究室供图
“(人形机器人)销售还没有市场化,它们太贵了,最便宜的一种要10万美元。”石黑浩认为,“但价格很难降下来,比如机器人用的类人型皮肤,要想大规模生产非常困难。”除此之外,机器人复杂的内部结构,也是生产成本难以下降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认为,将情趣产业和机器人结合,能加快商业化进程。据了解,最初生产机器人时,石黑浩也曾尝试和特殊玩偶公司东方工业(Orient Industry)合作。然而,随着其声誉日盛,与东方工业的合作很快停止。因为石黑浩担心日本政府不希望其投资和性产业有关联。
不过,也有公司正在尝试将这两方面结合,例如美国成人机器人公司Realbotix,其于去年开发出了能和人交流的智能“机械头”,售价1万美元。这种“机械头”能与充气娃娃的身体配对,并和人交谈。Realbotix称,截至今年3月,公司已经卖出了350个这样的“机械头”。
用于安装在充气娃娃身上的名为“和谐”(harmony)的机械头 图片来源:Realbotix官方网站
机器人会普及,但拟人机器人目前还没有明确用途
拟人机器人,何时才能变得跟人一模一样呢?这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港隆史认为,如何让机器人去“理解”人的意思,是很大的难题。要让对话机器人能听懂并能回应所有的话题,在技术上,尤其是编程上非常复杂,此外数据库方面的工程量也很大。要想取得重大突破还需要一定时间。
ERICA现在的话题数量:25个左右;序列数:80个左右;主动发话种类:825个;主动发话节点数:1579个;包括发话在内的动作种类:1237个;全部节点数:3077 图片来源:石黑浩研究室供图
实际上,比起让机器人产生意识,科学家们更侧重于研究人类自身的感受。港隆史解释道,在与机器人交谈时,对话者如果没察觉出对方是机器,那么即被视为成功。正如著名的“图灵测试”所言:如果对话时你无法区分对方到底是机器还是人类,那么就该承认这机器具有智能。
“机器人最终会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石黑浩曾对媒体表示,尽管目前人形机器人还没有明确的用途,但随着人们生活场景的变迁,一旦出现了“刚需”,那么或许在几年时间内,机器人就能迅速打开市场,并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