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不买单”不是权力的附加功能
云南省石林县委巡察组进驻板桥街道,在受理群众信访过程中,收集到当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万红刚涉及“四风”方面的问题线索:“万红刚和朋友吃饭,叫村干部来买单……”“吃饭不付钱,太有损干部形象了。”(5月2日 人民网)
按道理来讲,“谁吃饭谁给钱”这样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万主任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可能不了解,而且结合如今全国各地公务人员平均收入来看,结清每顿饭钱对于万主任来说,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就算退一步讲,有些时候打了“马虎”忘带钱,一次两次的叫下属帮付或是向餐馆赊账,只要事后把钱补上,干部群众也不会如此怨声载道。
虽说吃饭付钱,本是理所应当的事。但在万红刚心里“吃饭不付钱”才是正常,才显得自己本事大,自己有能耐。俨然成了权力的“奴隶”。对权力如此着迷,不单单是损害个人形象的问题了。如果欲望乘着权力的东风,愈发膨胀,群众的利益受损更加严重。所以,权力要关进制度的牢笼,更要关进干部的心牢。
值得注意的是,事发之前,就曾有人指出过万红刚的行为不妥,他也曾信誓旦旦在当年民主生活会上表态:“我刚来基层经验不足,这种事以后不会做了,过几天我就把钱还回去”。可几个月后,为了向朋友证明自己的权力,竟要求村支书10分钟内立即赶赴现场,为自己饭局付钱。制度要深入人心,隔靴搔痒的惩罚,很难起到警示作用。
毕竟,干部屡吃“霸王餐”,往小了说就是,损害个人信誉,成为当地饭桌上的“老赖”。往大了说,就是放纵自我的权力,拿整个干部队伍以及政府的公信力在赊账,久而久之,不光是干部与政府的形象被歪曲,更有可能因权力的膨胀,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每一位干部都应明白,吃饭付钱天经地义,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权力也没有“买单”的附加功能。
04-11 来源:未知
04-22 来源:未知
04-25 来源:未知
05-11 来源:未知
05-11 来源:未知
03-28 来源:未知
05-11 来源:未知
05-11 来源:未知
03-28 来源:未知
04-19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