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12月9日,记者从成都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获悉,按照上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为保障市民出行乘车安全,目前所辖的车站、出租车、大巴车、加油站等窗口服务单位已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除了加强消杀、测温、通风等工作外,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特点进行了防控措施升级。其中,包括中风险地区大巴车的客车上座率按核载50%载客等。
据介绍,此次新升级措施包括对车站每日消杀次数不低于6次;所有一线员工、驾乘人员、旅客进站必须佩戴口罩,加强车站巡查频次。
所有进出车站人员必须通过红外线测温仪进行体温测量,对体温异常者由指定疾控人员人工复核,下客区由属地疾控人员测温记录。
六不出站检查人员要检查驾乘人员、旅客是否佩戴口罩;车辆安检处以鼻闻方式检查进站车辆是否对车辆进行消毒;检查所有进站人员健康码;按属地辖区要求,车站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同时,按照防控指南实施,对中风险地区的大巴车从业人员自身防控措施到位,在发车前进行体温测量,车辆行驶过程中保持通风,驾驶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并保障车辆趟次消杀到位。
中风险地区客车上座率按核载50%载客,积极协调中风险地区相关交通车单位错峰错流或增加运力保障员工通勤,对特定用车单位司乘人员需穿戴防护服。出车前做好旅客信息登记,对乘客进行体温测量、检查健康码。
在出租车疫情防控方面,利用车辆回场时,所有车辆进行消杀清洁;对回场驾驶员进行体温测量;通过GPS平台、驾驶员微信群提示驾驶员长通风、勤消毒,坚持佩戴口罩等防疫工作提醒。
出租车辆的乘车佩戴口罩提示进行检查、缺失、模糊的进行更换;向驾驶员发放口罩、消毒片等防疫物质;每台车辆配备消毒喷壶,每趟次可以进行消杀清洁。坚决防止疫情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切实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