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老人们在想什么盼什么担忧什么?

面对2020年,许多老人还是有点措手不及。原以为“见过大风大浪”的他们,在这一年里,生活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如今出门得揣着手机,回家也要看看App;下楼会跟邻居聊几句垃圾分类,还得犯愁去个医院到哪预约……

重阳节将至,本端记者走近京城老人,谈这一年的收获,也聊聊他们对未来的期许。

收获

业务员劝“别费劲” 他摆手说“有时间”

因为眼神不济,年过六旬的老宋对智能手机一直缺乏兴趣。除了戴老花镜看上两眼股票,以往连微信都不爱聊,视频通话也是老伴教了好几回才勉强记住。

疫情期间,出入各个场所都要扫健康码,尤其初期需要人脸识别,他只能倚赖同行老伴、子女帮忙代查,甚至有一回还声称“没带手机”来蒙混过关。

一次院里邻居闲聊时,老宋偶然得知和自己年纪相仿的一位孩子姥姥会开车,在北京却从未开过。对方告诉他,自己不会用导航,所以只能去熟悉的地方,不能往远走。这回老宋来了劲头,“地图我可用得熟!几年前到北京帮忙看孙女,哪也不认识,导航对我帮助是最大的。不管开车走路,还是坐公交地铁,都能找到地方。”

“您可真行,比我们是自在多了!”听到邻居赞叹,老宋突然觉得自己应该更与时俱进些。再去附近的超市购物,他也不用硬币解锁小推车了,而是专门找到业务员要求下载App来扫码。手机型号有点旧,网络信号也不太好,这一操作足足花了20分钟。连业务员都在一旁劝,“大爷您别费劲了,我给您拿硬币吧。”老宋摆摆手,“我有时间。”当听到推车“咔”的一声解锁,一种成就感在他心中升起。“说明我们脑子还行,只要上心,学什么东西还能会。”

大众点评App和网络购物,是老宋接下来想要掌握的两个方向。“看到孩子吃饭买东西能找到很多优惠,我得不到觉得很可惜。”他期待社会、家庭对渴望学习的老年人再多点耐心,“多问几次也别烦,多给我们点时间尝试。”

纠结

智能手机“玩不转” 患上“出门恐惧症”

72岁的赵女士则没有老宋的幸运,对科技产品一直不太拿手的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智能手机的使用。可如今出门到哪都要用手机扫码、验证,这已经让她有些生出了“出门恐惧症”。

“平时出门我也带着手机,可找到微信在哪吧,又划不出来那个码这个宝的,特别着急。”碰上有些地方的工作人员热心,能帮着赵女士弄一弄,可总也会碰上没人管的时候。赵女士坦言,被“晾”在一边的感觉,既尴尬,也难受。

最近几天发生的经历,尤其让她有些灰心。三个月前她口中便有两颗牙齿松动,想到就医的繁琐,她一直撑着没去,直到10月15日,儿子帮忙给她预约了西城区某家综合医院的门诊号。然而按照时间到达的她,却发现忘了“健康码”这件事,出门没带手机。而医院门卫的一句话,更让她的心凉了半截:“干脆你把号退了回家吧。”

“我挂号都挺费劲了,退了回去我病就好了?”门卫冷冰冰的态度使赵女士颇为伤心,所幸一位路过的大夫,用自己的手机代赵女士查了健康码,她才得以顺利就医。

“非要用App才能购物的超市咱能躲躲,但这医院没的选啊。”赵女士明白严格防疫的重要性,但也希望类似的机构在处理此类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加人性化,至少不要把老人“怼”回去。“毕竟看病的,在超市购物的,都中老年人居多,不能要求我们手机都用得很溜。有些老年人因为这个就尽量不去看病,牙坏了也不去看,长此以往的话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无独有偶,有多名受访的老人都表示,现如今,手机的必要性大幅提升,反而降低了自己出门的主动性。甚至没有孩子帮忙,就尽量不出门。买菜、购物时,许多老人也会选择管理相对宽松的小超市。而这种变化,影响的往往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老人对生活的感受。“明明这超市就在家旁边,就因为我不会用手机,每次都得麻烦人家,我干脆也不去了。”

对此,有医院工作人员也表示,防疫流程必须严格遵守,对于老人不会用手机等问题,只能以辅导为主,由于代查有一定的人数限制,还是希望老人可以尽量由家人帮助先准备好相应的资料,也可以提高诊疗效率。“我们也在想更好的办法,希望大家理解。”

转变

耄耋老人“搬新家” 盼子女常回家看看

“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搬到了新家。”已经88岁的姜老,说话神态体现出了与其高龄不相符的年轻。姜老和老伴两人原先住在安贞里,女儿则在外单住。有一天,老伴不小心摔倒住院,需要长期专业看护,很难再继续回家生活。多方问询之下,姜老最终和老伴一起来到了位于二里庄的优护万家养老照料中心,这里就是姜老所称的“新家”。

在来养老院之前,姜老也曾考虑过请保姆回家看护,主要原因还是不想离开住了几十年的家。但因为疫情期间找保姆实在困难,老伴的身体状况又必须得到专业的养护,姜老最终还是鼓起了“搬家”的决心。

两位老人入住养老院的时间是今年5月。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刚一进院,二老就被分到了隔离区,7天之后才能入住生活区。在这段时间,姜老第一次感受到了照护师的耐心和专业。晚上为了照顾受伤的老伴,照护师几乎睡不了觉。

隔离期满后,姜老终于见到了生活区的“新邻居们”。在这里,因为老人们时不时都能见到,姜老也结识了一些新朋友。

受疫情影响,养老院的封闭管理一直持续到了六月底。封闭期间,家属不允许来院探视。姜老起初对于这样的规定不太适应,觉得有些过于严格。但在工作人员的不断开导下,他逐渐明白了封闭管理的必要性,再加上还能通过手机视频方式与孩子连线,姜老的心态也渐渐放平。

从入住到现在,姜老已经在养老院生活了半年多。在他看来,这个新家“住得也好,吃得也好,照护师们对待自己就像亲人一样。”因为护理得当,老伴的身体状况也有了很大的好转。近段时间,姜老还托人把安贞里家里的一些家具搬了过来,他已经做好了在这里长住的准备。

对于即将到来的重阳节,姜老坦言没什么特别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和老伴能身体健康,疫情能尽快过去。养老院目前为了防控疫情,在探视上仍然采用预约制,每天能来养老院的家属数量有限。即使到了重阳节,预约人数也只会稍稍放开。姜老坦言,国庆假期孩子已经来探望过一次,即使重阳节来不了也没关系。“我们在这一切都挺好的,请家人放心。”

阳光里·长者照护之家的护理主管张雪婷告诉记者,平时和老人交流中,听到比较集中的愿望是想回家看看、和家人团聚,想要子女多来探视自己。“回家这个事情实现起来比较难,一般我们会给家属发信息让家属过来看看。但有的家属确实离得很远或者在国外,很少能见面,就通过我们的手机和老人视频连线,了却老人些许心愿。”

“这是我孩子给买的东西,孩子在哪里上班,可厉害了。”张雪婷发现,如果孩子来探视自己,老人往往会比较兴奋地向熟悉的老伙伴“显摆”,就像小朋友一样很有意思,但看着也会有点心酸,因为子女需要工作,就无法常常陪伴老人左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护理员是在代替孩子尽孝,老人对待我们就像孩子一样,有点好吃的会想分给你,当然我们肯定不能收,但心意是能感受到的。”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用科技为扶贫赋能

      被动对接,做好效力,要为穷苦地区纯粹脱贫、减速发展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科技步队 岁月:4月8日9日 场合:中国工程院与......

    04-11    来源:未知

    分享
  • 2019年全团基层建设推进会暨“青年之家

      近日,2019年全团基层建设推进会暨青年之家建设培训班在广东佛山举行。 会议指出,要勇于担当作为,切实增强推进团的基......

    04-22    来源:未知

    分享
  • 去年检察机关批捕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

      公众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尹深)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昨天上午,最高公众审查院召开动静颁布发表会,传送2018年审......

    04-25    来源:未知

    分享
  • 天猫618预售倒计时!3个月内近3万品牌赶

      天猫618预售时间进入倒计时,各大品牌为了抓住这个上半年最好的增长机会,纷纷加快了和天猫合作的步伐。据天猫透露,最......

    06-01    来源:未知

    分享
  • 关税威胁下的美墨汽车和啤酒

      提到美国与墨西哥腹地,你能想到甚么?毒品走私、暴力犯罪、不法移民美国的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几乎塑造了外界对这里......

    06-22    来源:未知

    分享
  • 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将应用VR技术扩大展

      人民网东京7月4日电 据日本局势通讯社报道,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日前颁布发表了中临时运营方针科博翻新贪图,将使用捏造......

    07-04    来源:未知

    分享
  • 夏天来临,请预防“热中风”

      幼儿机体尚无发育成熟,全身构造与器官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违拗不美满。比照成人,药物在儿童体内不能十足代谢,易引......

    07-07    来源:未知

    分享
  • 今明福建西南部广东中东部局地有大暴雨

      群众网北京7月9日电 即日日间,广西南部和东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部与东北部、浙江中部与东北部、云南北部和东部及河......

    07-09    来源:未知

    分享
  • 关注 美首型陆基激光武器战力有限

      无人机体系技术手段的极快发展、蜂群作战等新型战术的崛起,粗浅影响着未来空中作战名目,Internet化、散播式、体系化无......

    07-16    来源:未知

    分享
  • 至少21笔再融资被中止 瑞华“起火”殃及

      昨日下午至晚间,搜罗万达电影、深康佳A等在内的上市公司发布书记,因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简称瑞华)涉嫌守法......

    07-30    来源:未知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