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既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金融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即至少应该达到五个标准:金融综合实力强,具有支柱性;金融组织体系健全,具有完善性;融资结构合理,具有协调性;资本市场丰富活跃,具有开放性;金融生态环境优良,具有稳健性。
◆“金桥”计划,我市首次推出,即将付诸实施。“金桥”,就是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协同合作的桥梁,实施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广大企业同舟共济、互信互动、形成合力”
“经过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制定了‘1+4’五个政策性文件,这里面都是实打实的措施,也是这一轮烟台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研究,把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实施‘金桥’计划,拿出一系列政策工具,支持金融业健康发展,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昨日召开的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传来好声音,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我市明确要至少达到五个标准,即金融综合实力强,金融组织体系健全,融资结构合理,资本市场丰富活跃和金融生态环境优良;同时搭建起“1+4”政策支撑体系,打好“政银企”协调联动的组合拳,形成地方经济、金融机构、广大企业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
如何看
金融是“血液”,迎来巨大机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既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金融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更高水平的金融支持。当前,我市正在全力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实施了100项“三重”工作,成立了100人组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专班,集中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大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数字创意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未来烟台的经济发展后劲充足。
城市进入高层次发展阶段,需要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我市正在推进芝罘湾海上世界、南部高铁新城、北部幸福新城、东部金山湾创新谷、西部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等重要城市组团,推进所城、朝阳、崆峒岛保护性开发等重点工程,城市发展的大框架将全面拉开。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实施,加快推进环渤海潍烟铁路、蓬莱国际机场二期、烟台港西港区、海阳核电二期、城市轨道交通、青岛至海阳地铁、老岚水库等一系列投资额巨大的重点工程,这些都需要金融的支持参与,也给中长期贷款、保险资金运用、基金等金融业态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
社会进入高品质发展阶段,需要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支持。今年我市要实施100件惠民事项,还要启动城市公共安全工程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金融既有“产业”属性,更有“服务”属性,“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是金融始终坚持的根本。
向哪奔
对标先进城市,至少应达到“五个标准”
金融业怎样才叫高质量发展?对标先进城市,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即至少应该达到五个标准:金融综合实力强,具有支柱性;金融组织体系健全,具有完善性;融资结构合理,具有协调性;资本市场丰富活跃,具有开放性;金融生态环境优良,具有稳健性。
金融综合实力强,标志就是金融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关键是提升金融业总量规模和金融机构盈余水平。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占服务业比重达到10%以上,金融业实现税收收入100亿元以上;银行资产规模达到1.1万亿,信贷规模与生产总值基本匹配。
金融组织体系健全,标志就是形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多种新兴金融业态并举的金融组织体系。到2022年,驻烟银行机构总数达到55家以上,保险经营机构达到80家以上,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基本建成,各类基金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民间融资、融资租赁、农村合作金融等多类型金融业态有序发展。
融资结构合理,标志就是实现“三个不低于”,即中长期贷款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制造业贷款增速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市各项贷款增速。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全市信贷投向和期限结构,加大对“三重”工作、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促进融资结构更加健康合理。
资本市场丰富活跃,标志就是直接融资增量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要大力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畅通上市挂牌、股权投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多元融资渠道,鼓励更多企业实现直接融资。到2022年,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0家左右,“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达到300家以上,企业债务工具融资存量规模突破800亿元,直接融资占比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
金融生态环境优良,标志就是金融政策健全完善、信用环境公平有序、金融风险有效防控。要深入推进金融领域“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优化金融政策环境、信用环境、法治环境。到2022年,确保全市不良贷款比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企业流动性、担保圈、个别上市公司等重点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非法集资、逃废银行债务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怎么干???
“政银企”携手,落实“1+4”政策体系
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是什么?会议明确,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广大企业同舟共济、互信互动、形成合力。
各级政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担负着主导责任,要“积极引导”更要“牵线搭桥”,用好宏观政策,做好“挖渠引水”;主动作为,全面落实好新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我市经过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制定了“1+4”五个政策性文件,这里面都是实打实的措施,也是这一轮烟台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1”是《关于进一步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主要是通过健全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推动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多元,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金融资产质量持续提升。其中,主要创新政策有10条,比如,统一各县市区抵押登记政策,设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完善全市逃废金融债务综合防控惩戒机制和逃废主体黑名单,建立不良贷款核销激励机制,设立烟台市资本市场开放创新发展引导资金等举措。在鼓励银行机构扩大中长期贷款规模上,对全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发放的单笔超过5亿元的3年以上中长期贷款项目,给予银行机构100万元的一次性业务补助。
“4”是指《关于实施服务企业融资“金桥”计划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的实施意见》、《烟台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考评奖励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山东省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
“金桥”计划,我市首次推出,即将付诸实施。“金桥”,就是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协同合作的桥梁,实施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主要设立了五大扶持工具。一是设立总规模不低于10亿元的市级应急转贷基金,为符合银行信贷条件、贷款即将到期、资金周转暂时遇到困难的重点企业提供信贷周转资金服务。各县市区年底前要设立县级应急转贷基金。二是尽快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县域全覆盖。对企业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由市级担保机构提供增信的,执行1%的优惠担保费率,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三是设立总规模不低于10亿元的市级企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为发展前景良好、但面临短期流动性困难的企业提供支持,以及为全市行业龙头企业并购提供资金支持。四是设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程,帮助银行机构腾挪信贷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五是建立无还本续贷企业名单制度,鼓励支持银行主动对接续贷需求,降低企业贷款周转成本。
03-18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4-01 来源:未知
05-12 来源:未知
04-08 来源:未知
03-29 来源:未知
04-21 来源:未知
05-07 来源:未知
04-17 来源:未知
04-05 来源:凤凰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