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混沌创新院毕业典礼在三亚蜈支洲岛举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出席并致辞。以下为演讲精编:
口 述:俞敏洪 新东方董事长
来 源:混沌大学(ID:hundun-university)
首先祝贺所有的同学们。
经过了一年创新院的训练,我相信各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定是与众不同了。
希望你们在未来日子里,能够坚持创新的态度,通过自己的创新意识,为自己的生命和事业,开辟出更好更新,更有魅力和发展的领域。
我今天也想谈谈我对创新的看法。
我的创新
创新不在于新,甚至可以很旧。
创新的重点,在于“创”而不在于“新”。创新并不意味着新潮,而在于创造。
我们一谈到创新,常常会想到的是无中生有。我们做自己的事业的时候,做自己商业模式的演讲的时候,好像不谈到人工智能,不谈到区块链,不谈到AR、VR,就觉得自己特落后。
其实我觉得创新更多是来自于一种思想意识,不在于这种现实的铺陈。
现实的铺陈,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其实都不难。难的是你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以后,能不能做成一个对你自己,对社会有进步意义的事业,并且这个事业可以持续地发展下去。
创新经济学之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企业家要做的,就是把现有的要素做重新的组合,创造出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创新就是创造性地组合现有的要素。
每个人自己都有要素。你拥有的要素跟我的是不一样的,你拥有的知识结构跟我也是不一样的。在你不拥有的范围之内,你想要去结合其实是没有用的,因为其实你没有掌控那些东西。
所以一定要在你拥有的结构范围之内去组合你的资源,也许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
我在做新东方的时候,就反复地思考一件事情:我拥有什么资源?以及我的资源可以怎么组合?
我非常认真地分析了我的弱点。
我的弱点有两个。
1、对高科技真的不懂,我喜欢高科技,但是完全不懂背后的原理。
2、我不善于革命性的创新,喜欢循序渐进地往前走。
所以两三年前,当科技潮流覆盖了整个教育领域的时候,当所有教育的创新公司都在蓬勃发展的时候,我却坚持在我能掌控的范围之内,来推动新东方的发展。
哪怕其他人天天骂我落后,天天骂我老古董,但是我不能为了赢得社会上的一瞬间的赞叹,却以新东方的命运为代价。
所以那两三年我为新东方定了一个基调:继续以地面教育为主。
当然这也包含了我的判断,这个判断就是我认为,家长们是不可能放弃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形式的,因为这样的形式能促进孩子更加专注学习和全面成长。
当然我也同意在线教育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在这个判断之下,我做的要素组合是,把科技输入到地面教育中间去,跟地面教育形成比较完美的系统,OMO(线上线下融合)这样的一个场景。
这一判断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是对的。
因为这三年新东方的业务增长量和学生人数增长量是35%左右。一个业务在规模已经接近300亿的情况之下,能达到35%的增长,我觉得是一个很牛的事情。
我深刻地意识到,在线未来是中国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领域,所以我把它叫做新东方双平台战略:地面战略继续稳步前进,在线教育战略必须突飞猛进。
中国的教育领域就是一个海洋。当海洋中间有人捞了一船鱼的时候,你不要着急说再也没鱼了。你要考虑的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有鱼的另外的落点,努力发展。
所以我认为在线教育新东方依然会有重大的机会。我只关注一点:你能组合什么要素,你能调动什么人才?在你能力范围之内,不管什么资源,你能够把它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的时候,你就是能把事情做好的。
创新并不意味着你马上放弃传统。
有人对我说,俞敏洪,你把新东方的地面一次性消灭掉,新东方就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在线公司。
我确实是可以这么做的,因为新东方地面学生500多万,我要放弃掉了,至少能留下三四百万变成新东方在线的学生。新东方确实有可能在一时之内变成了中国最大的在线教育公司。
但是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认为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守旧和创新的结合,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道路。
总有人永远偏向左边,也有人永远偏向右边,你到底是应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还是沿着中间那条道路向前走,只有你自己知道
03-18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4-01 来源:未知
05-12 来源:未知
05-29 来源:未知
04-08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6-22 来源:未知
09-06 来源:未知
11-05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