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肖九郎 · 编辑 | 杨柳依依
辛辛苦苦这七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继塑化剂事件后,中国白酒行业临近2019年底再度曝出甜蜜素事件,这只“黑天鹅”又是酒鬼酒。
此事是否真如举报者所说的那样?酒鬼酒的声明会否引发新的舆情呢?
塑化剂“陷阱”:敲诈者被捕
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被曝由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查出塑化剂超标2.6倍,次日股票停牌,白酒股那段时期受牵连集体重挫。这次,同样是年底、同样是酒鬼酒,时隔七年,同一家酒企,不同的“味道”。
塑化剂事件随后所引发的后续事件令你瞠目结舌……
2013年刚过完年,彼时的酒鬼酒董事长王新国与董事王俊辞职,塑化剂事件至今未有明确的处理结果,原酒鬼酒董事长王新国现任中国酒流通协会会长,经常游走于酒行业各类活动中。
2015年4月30日,酒鬼酒塑化剂始作俑者因新闻敲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责令停办,其中涉案人员被批准逮捕。
2016年4月27日,塑化剂事件中的“砖家”、国家食品包装协会(非官方)常务副会长董金狮,因敲诈勒索企业约650万,判决有期徒刑14年。
企业应该受到市场监督,但如果蓄意而为有悖职业道德。
2019年11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下发《关于食品中“塑化剂”污染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中专门提到为防控酒类食品受塑化剂污染风险,对采购酒类食品原辅料要开展塑化剂项目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管过程,起码塑化剂事件时隔七年后算是得到了一个较好的结果。
甜蜜素的困惑
2019年12月20日,酒鬼酒被经销商来今雨轩法定代表人石磊实名举报非法添加甜蜜素,湖南监管部门已受理。
举报人称,出问题的货是2012年进货的,酒鬼酒出现塑化剂风波后,其选择和酒鬼共渡难关,没有要求退货,还是选择继续售卖。
2016年4月,接到分销商反映老酒鬼酒有质量问题后,石磊通过检测机构鉴定老酒鬼酒产品中检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即俗称的“甜蜜素”。
石磊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早在2019年8月15日,来今雨轩将酒鬼酒的样品送至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白酒产品中含有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测定值为0.344mg/kg。
根据国家卫生部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甜蜜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酒类产品中只能用于配制酒,最大使用量为0.65g/kg,而白酒中不允许添加甜蜜素。
针对甜蜜素事件,酒鬼酒总经理董顺钢对媒体回应称,“酒鬼酒是央企,是对老百姓健康负责的企业,放心,我们马上就会发出正面的声音。”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针对酒鬼酒甜蜜素事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白酒中添加甜蜜素,可能短期内对身体的危害不会体现出来,但日积月累下来,一定会对身体有伤害,虽然甜蜜素在其他食品中允许添加,但白酒的工艺、产品结构、分子结构有其特殊性,甜蜜素在白酒中可能会产生其他一些反应,饮用时间长了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要知道酒鬼酒该批次的酒来自2012年,彼时董事长正是上述赵秘书长的领导,现任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
事件的另一面
酒鬼酒在甜蜜素事件发生后发布公开声明表示:
酒鬼酒严禁添加甜蜜素,也从未采购过甜蜜素。酒鬼酒生产销售的所有产品均经过严格检测,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规定。
近年来,酒鬼酒产品经国家及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100%。酒鬼酒原经销商石某,因与公司发生经济纠纷,意欲谋求不正当利益,被我公司严厉拒绝。
湘西州中级人民法院、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两审均驳回其高额赔偿的无理请求,支持了我公司的意见。现其不仅不积极履行法院判决,反而利用媒体炒作意图侵害上市公司利益,我们对他的行为深以为耻,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对此,12月21日,石磊对记者称,“
03-18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4-01 来源:未知
05-12 来源:未知
05-29 来源:未知
04-08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6-22 来源:未知
09-06 来源:未知
11-05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