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在青岛召开的“山东港口2019油品大会”上,山东省港口集团(以下简称山东港口)青岛港与世界最大的石油化工公司之一的BP集团(英国石油公司),签署“保税混油调油合资合作框架协议”。
这也意味着有了政策护航后,青岛港与BP的签约,让地炼企业可以在自贸区对保税原油调和,对占据全国地炼七成产能的山东地方炼厂来说,他们将成为直接受益方。
山东港口2019油品大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彭斐 摄
4个月前(8月2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出,“允许自贸试验区内注册企业开展不同税号下保税油品混兑调和”。这条政策为山东港口保税原油的混兑提供了政策支持。
对此,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总经理张留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将首创全国自贸区保税原油混兑调和新模式,满足山东独立炼化企业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原油需求。
来自山东港口的数据显示,2018年,山东港口油品吞吐量达到2.2亿吨,其中进口原油接近1.6亿吨,占全国进口原油接卸量的35%,占全球贸易量的7%。
随着原油进口资质的放宽,越来越多非国营炼化企业获批自主进口原油投入炼油,炼油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数据显示,山东独立炼化企业总加工能力为1.6亿吨,2018年,山东独立炼化企业原油总加工量为9530万吨,今年总加工量将超越亿吨,占到了全国总加工量的六分之一。
在张留成看来,中国市场允许让大家混合勾兑,肯定会对东南亚市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造成冲击,价格肯定会下来,“现在已经有了政策,还没有开始实施”。
不过,实施的时间可能就在一个月内。山东港口方面提供的信息显示,保税混兑调油业务是青岛自贸区油品政策落地的首个项目。目前青岛海关针对该项业务已制定制度办法,计划年内开展业务。
在具体实施上,青岛港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山东港口青岛港与BP集团正在就合资合作细节进行深入交流,为成立合资公司做好充分准备。合资公司将开展原油批发、混兑调和与销售业务(包括进口、采购、储存和相关物流管理),满足山东独立炼化企业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原油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聚集着全国地炼过半产能的山东,早已成为各大原油生产商的必争之地。早在2017年,山东港口青岛港就与BP集团牵手,签署单船合作协议。2018年双方又签订了董家口20万立方米原油保税罐长期合作协议。
去年10月份,董家口国际原油贸易分拨业务正式启动,BP集团一跃成为山东港口青岛港当年国际贸易商第一大客户。今年6月份,BP集团在青岛港业务量不断扩大,与山东港口青岛港顺利完成新扩容15万立方长租罐协议签订。
每日经济新闻
03-18 来源:未知
03-27 来源:未知
04-01 来源:未知
05-12 来源:未知
05-29 来源:未知
04-08 来源:未知
05-26 来源:未知
06-22 来源:未知
09-06 来源:未知
11-05 来源:未知